“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二萬五千里,對于一個出門便是以車代步的年輕人不過是一個簡單而又抽象的數字,對于現在豐衣足食、生活安逸的我們,不會體會到那種前有狼后有虎的危機緊迫感,不能真正體味到克服那千重險境是需要多大的毅力!
我沒有走過長征路,但卻體味到長征的艱辛。響應教育局的號召,學校組織“陽光體育”活動,從學校出發,繞過蟒塘溪大水庫,再游行芷江步行街返回學校,途中分發以謳歌祖國主題的宣傳稿,將近一千多里。
那個早晨,秋風颯爽,太陽金色的光輝灑滿了大地。一群群南遷的大雁在高空自由揮打著翅膀,格外興奮。早晨鮮冷的空氣伴著淡淡的桂花香格外令人心曠神怡。同學們背著鼓鼓的書包,洋溢著快樂的笑容,興奮地迅速站好隊伍。校長站在升旗臺上,大聲問同學們:“今天的路途遙遠,你們怕不怕?”“不怕!”五星紅旗迎著風高高飄揚著,格外莊重,在這神圣的見證物下,同學們表情凝重,信誓旦旦。
學校選擇的路徑不但遠,而且生長在城市中同學們少走山路。剛開始,興奮的隊伍走得很快。路途上雜石鋪滿道路,行至有陡坡時很難走上。初秋的太陽是個老虎,清晨閑臥,午間便出來肆意活動。同學們的水很快便喝完了。隊伍逐漸放慢。
在接下來行進的過程中,隊伍愈加零散,老師在不停催促著鼓勵后面的同學。再看看他們的臉上,苦痛不堪,不停抱怨著。有些同學干脆坐在路邊,吃著干糧。
到最后,隊伍完全分成了兩部分,體力旺盛的,老師帶著以原計劃返校,落后的一部分,則抄小道,走近路返校。
這次的“長征路”讓我感慨萬千,大部分的同學相互鼓舞著按原計劃返校。在路邊休憩的同學恢復體力后總能迅速趕上大部隊。行進過程中,困難誘惑不斷。一輛輛摩托車從隊伍中經過,車主一次次詢問同學們是否需要載上一程,他們總是果斷拒絕。
很少走路,讓我們的腳上起了一個個小泡。可是當你問起這些同學為什么堅持——“毅力!”我們走過的路程還不到長城的十分之一,我們遇到的困難還不到長征的百分之一,至少,我們還不是饑餓、緊迫行進。
走過后的我們被長征的精神徹底征服。長征,對我們并不遙遠,長征精神對我們仍不過時。它不畏困難、勇猛前進、毅然克服困難。在我們學習、生活中它是永恒。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二十一世紀的崛起需要新一代的我們。崛起的過程,勢必會有一顆顆絆腳石,勢必會有一次次跌倒。但想到長征,想到那不屈服,那奮然前進,我們還會怕嗎?
五星紅旗在藍天迎風飄揚,長征,仍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