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活在一個江南小鎮。
這個洞庭湖畔的小鎮,總是以永恒的姿態流過四季。縱使時光推移,依舊溫潤如初,如同婉約宋詞。與這甜膩風景一樣永恒的,是這個小鎮里每個家長對孩子從小念叨的理想——考上澧縣一中。
我也是這樣被一直念叨著。成長的道路太過平實,可這個幾乎是全鎮人理想的理想卻一直熱力四射地照耀著我,我越來越接近夢想的光環。
幸福的是,一年前,我戴上了夢想的光環,走進了平平仄仄的澧州學府遺墨。
每天,從種滿香樟的校道走過;每天,在碧藍的天空下看英語長廊參差的樹;每天,在有著溫暖陽光的橡膠操場上做著廣播體操;每天,香樟、長廊、操場都是一個個意象,營造著或幽靜或明快的意境。重復著簡單卻又充實的校園生活。
老師說,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換來我們今生的并肩而坐。人海茫茫中,我們前世追尋了多少次,才在今天,坐在了文正樓的一角,坐在了這個文科班的教室,一起做著傻乎乎的文科生的夢。我們一起,把巴拿馬運河說成奧巴馬的陷阱,把克倫威爾說成法國的大將軍,把蒙古說成熱帶大陸性氣候。我們不怕犯錯,因為犯了錯班主任會笑呵呵地說,我原諒你。
現在的我,已經完完全全地融入了這片天,這一片高唱著希望的校園。不知不覺,我已經穿著這讓我無比向往的一中校服在曾經的夢想里度過了那么多的日日夜夜。剛進學校時的不安與自卑,都在這每一天簡單的快樂中煙消云散。
曾經的憧憬與向往,都變成了一行行含情帶景的詩。從踏進這里的那一個夏天開始,這里的每一寸風景都羽化成我親筆寫下的詩。
這是一首青春的詩。
從提筆的那一刻開始,就注定是我生命中最明媚的旋律。我寫下浪漫的青春,在范文正洗墨的文韻里細數澄澈陽光中每一點金色顆粒,在溪東書院的古楸樹下尋找常青藤的艷麗生機。
這是一首奮斗的詩。
我記下每一點努力過的痕跡,時鐘下從未摘下的眼鏡,白熾燈下從未放下的筆。不是不累,只是忘不了厚積薄發的力量要全靠自己。
有時候想,這多像雅各布那不可思議的好運氣。如此喧囂的人間煙火中還有一個象牙塔般的角落,還有一個地方至今仍唱著屈原的楚辭隨著盛唐的足跡行走。澧浦人杰,浩浩湯湯總如俊采星馳。
沉湎于過去只是顧影自憐。一中早已走過百年。這里的一草一木都見證了一代又一代人的青春回憶。斯人已逝,可這里似乎永遠年輕。這里,老師在歷史課上會笑著說要飛到月球找夢想,這里,學生會起哄飛到月球是去找嫦娥;這里,學生會鼓掌贊嘆美女老師的甜美造型,這里,帥哥老師會說,不要迷戀哥,嫂子會用眼神射殺你!
原來這里沒有傳說中的刀光劍影。我們都忙著感受這簡簡單單的小幸福,還來不及磨礪心高氣傲的兵器。
閉上眼,桂花漫天,石榴殷后檐。洗墨池畔的柳絮還在飄飛。文正樓里,我盤踞著某一個角落。我坐著,任筆尖繞香。在這夢一般的校園里給青春的詩認真寫下每一個韻腳,詩很短,韻味卻很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