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寒假里,我讀了一篇文章,叫做《把孝敬父母當作頭等大事》。這篇文章含意深刻,令人深思。
文章中主要寫了烏鴉另外還有外號,叫“孝鳥”。里面說烏鴉是很孝敬父母的,烏鴉老了,飛不動了,小烏鴉就天天飛來飛去,不怕刮風下雨,不怕大雪紛飛,總是四處尋找食物。食物找到了,自己不舍得吃,就像小時侯父母喂它一樣。因為烏鴉特別講究孝敬父母,所以古人就把它叫做“孝鳥”。學會孝敬,感恩父母是中華民族的美德。為什么要孝敬父母?說來話長,父母是撫養(yǎng)我們的,是我們的第一任老師,他們把所有的愛都傾注給了我們,讓我們感到父愛的深沉,母愛的偉大。他們我們養(yǎng)育了我們,我們自然要知恩圖報,孝敬父母。這讓我想起了報紙上的一篇令人痛恨的真實故事……
鹽亭縣雙碑鄉(xiāng)二村發(fā)生一宗人倫慘?。洪L期隨外婆生活,案發(fā)前嗜煙、癡迷上網(wǎng)的一位16歲少年,疑因向其母親潘XX討要上網(wǎng)費和煙錢遭拒,竟然用削菜皮的刀子將母親刺成重傷。而后丟下血泊中的母親獨自到場鎮(zhèn)衛(wèi)生院包扎傷口,當其外婆趕到現(xiàn)場,潘XX已經(jīng)死亡。而若無其事的柯程也在此時回家。隨后被警方控制。
父母可是我們的親人吶!我想這個少年應該會感到后悔,怎么可以這么對待父母!中國有一句古話:“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币馑际钦f:樹想安靜,可是,風總是不停地刮,它沒法安靜下來;兒女想孝敬父母,可是,父母快死了,等不了了。父母在時不孝敬,等他們?nèi)ナ懒?,又后悔莫及,那還有什么用呢?所以,我們現(xiàn)在就要孝敬父母,否則一切都要來不及的。孝敬父母從小事做起,哪怕是倒一杯茶,一句問候的話語,都會讓父母覺得我們長大了,會讓他們感到欣慰。孝敬父母,還有些人抱著錯誤的方法;給父母親吃的、穿的、喝的,或者每個月往家里寄幾個錢就是孝敬父母了,其實,這不一定是孝敬父母。這么做是沒有任何意義的,父母要的是孩子的孝順,體貼,而不是錢。父母有父母的責任,但我們小孩子也要幫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有一次,媽媽正在打掃衛(wèi)生,忽然坐在了沙發(fā)上,在旁邊看書的我趕忙走過去,問道:“媽媽,你怎么了?”“我沒事。”媽媽邊說邊捂住腰站起來,繼續(xù)打掃衛(wèi)生。我見狀,想一定是媽媽整天打掃衛(wèi)生,打掃的腰都痛了吧,我來幫媽媽打掃衛(wèi)生吧!說干就干,我向媽媽請求我?guī)退驋咝l(wèi)生,媽媽答應了,并指點我從哪掃起。等我把所有的家務活干完后,我感到腰酸背痛,這次我終于體會到了媽媽的辛苦,媽媽每天都要干這些家務活,從來沒有向誰抱怨過腰痛,我呢,只幫媽媽掃了一次地,洗了一次碗就叫苦連天。我第一次深切感受到了媽媽的辛苦,我不過打掃了一次,就累得氣喘噓噓,更何況媽媽要天天打掃。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則以喜,一則以懼。道在人心,道不遠人。道就在人的內(nèi)心可以感觸的萬事萬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