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不識愁滋味。”童年的生活是甜的,是美的,是值得永遠珍藏和回味的。在陽光下追逐著查字典的肥皂泡,在課堂上高唱著“世上只有媽媽好,”在外婆那老套而精彩的故事里尋找自己夢想的“水晶宮”。這就是童年的生活。一切都是那樣自然,那樣真實,那樣美好。因此只有純潔而絢麗的金色才是童年生活的色彩。時間的長河帶走了童年那朵最美麗的浪花。
在艱辛的求學路上,我們迎來了人生的花季。青年時代的生活像散文詩一樣浪漫而不失真實,有如搖滾樂一般雜亂而不失灑脫。瞧啊!生活的調色板上已經五彩繽紛。那如火的紅色是我們滿腔的激情,那柔和的粉色是我們純潔的友誼,那空靈的青色是我們對未來的憧憬。當然,我們的生活不會一帆風順,失敗或挫折已經讓我們初嘗生活的苦澀。因此,我們生活的調色板上留下了冷冷的墨綠與暗暗的土黃。走過了青年時代,激情與狂熱都隨著時光的流逝慢慢地沉淀下來,人們握著畫筆的手也穩重了許多。婚姻需要浪漫的紫色裝點;家庭需要溫馨的黃色襯托;事業需要莊重的藍色鑒證。但生活的壓力與責任又不能不帶給人煩惱和憂愁。
因此,人生的畫面上也留下了幾道淺淺的灰色。但那絲毫不影響這畫面的完美,反而為它增添了供人玩味和深思的空間。“夕陽無限好。”但面對同樣的夕陽,人們卻有不同的心境,有人為它“近黃昏”而感傷,也有人因它“近黃昏”而倍加珍惜,活得更加有滋有味。懂得品位生活的人當然會選擇后者,只要你擁有這份豁達的心胸,即使人到暮年,生活的色彩同樣可以是鮮艷明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