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天臺桐柏觀
宿天臺桐柏觀。唐代。孟浩然。 海行信風帆,夕宿逗云島。緬尋滄洲趣,近愛赤城好。捫蘿亦踐苔,輟棹恣探討。息陰憩桐柏,采秀弄芝草。鶴唳清露垂,雞鳴信潮早。愿言解纓絡,從此去煩惱。高步陵四明,玄蹤得二老。紛吾遠游意,樂彼長生道。日夕望三山,云濤空浩浩。
[唐代]:孟浩然
海行信風帆,夕宿逗云島。
緬尋滄洲趣,近愛赤城好。
捫蘿亦踐苔,輟棹恣探討。
息陰憩桐柏,采秀弄芝草。
鶴唳清露垂,雞鳴信潮早。
愿言解纓絡,從此去煩惱。
高步陵四明,玄蹤得二老。
紛吾遠游意,樂彼長生道。
日夕望三山,云濤空浩浩。
海行信風帆,夕宿逗雲島。
緬尋滄洲趣,近愛赤城好。
捫蘿亦踐苔,輟棹恣探討。
息陰憩桐柏,采秀弄芝草。
鶴唳清露垂,雞鳴信潮早。
願言解纓絡,從此去煩惱。
高步陵四明,玄蹤得二老。
紛吾遠遊意,樂彼長生道。
日夕望三山,雲濤空浩浩。
譯文
憑風鼓帆海上行,黃昏住宿逗云島。
遠尋水濱隱者的樂趣,近愛赤城山無限美好。
手攬長蘿足踩著軟苔,停船到天臺山觀賞探討。
桐柏觀中稍休息,采摘靈芝仙人草。
深夜鶴鳴露水垂降,拂曉雞啼信潮早。
真想拋開官服印信,從此去掉世間煩惱。
邁開大步登上四明高頂,探蹤覓跡尋得二老。
我饒有離家遠游的意趣,就是要學他們的長生之道。
日日夜夜遙望海上三神山,只看到云水相接一片浩渺。
注釋
天臺:山名。在今浙江省天臺縣東北。西南接括蒼山、雁蕩山,西北接四明山、金華山。桐柏觀:即桐柏宮。觀:道教之廟宇。
信:任憑。
逗:停留。
緬尋:遠處探訪。緬,遙遠的樣子。
捫蘿:捫,攀援。蘿,女蘿,生長在山中的一種地衣類植物,常自樹梢懸垂,全體絲狀,呈淡黃綠色或灰白色。
輟棹:停船。棹,劃船工具。恣探討:盡情賞玩。
唳:鶴鳴聲。
信潮:潮水定時而起,故稱。
紛:盛多的樣子。
長生:生命永遠存在。
三山:古代傳說中的三座仙山。
參考資料:
1、鄧安生 孫佩君.孟浩然詩選譯.成都:巴蜀書社,1990:29-32
唐代·孟浩然的簡介
孟浩然(689-740),男,漢族,唐代詩人。本名不詳(一說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浩然,少好節義,喜濟人患難,工于詩。年四十游京師,唐玄宗詔詠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語,玄宗謂:“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未仕,后隱居鹿門山,著詩二百余首。孟浩然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為“王孟”。
...〔
? 孟浩然的詩(286篇) 〕
明代:
黎民表
東風吹雪凈芳塵,丹地相逢有故人。寒壓苑墻霞綺散,氣浮宮樹霽華新。
中朝綴履多奇士,兩省分曹實近臣。日影漸移封事少,叨從西掖聽陽春。
東風吹雪淨芳塵,丹地相逢有故人。寒壓苑牆霞綺散,氣浮宮樹霽華新。
中朝綴履多奇士,兩省分曹實近臣。日影漸移封事少,叨從西掖聽陽春。
清代:
屈大均
黃鵠歌聲苦,何殊漢細君。蛾眉拋白草,鳳翮墮青云。
肉酪調齋飯,毛氈制戰裙。雪花如掌大,持打皂雕群。
黃鵠歌聲苦,何殊漢細君。蛾眉拋白草,鳳翮墮青雲。
肉酪調齋飯,毛氈制戰裙。雪花如掌大,持打皂雕群。
清代:
戴亨
伊余削籍游京華,疇昔知交絕來往。踽踽孤蹤近十年,邂逅石閭非夢想。
高才逸氣淩九霄,冰雪奇文共欣賞。眉山即山相繼來,睥睨今古分雄長。
伊餘削籍遊京華,疇昔知交絕來往。踽踽孤蹤近十年,邂逅石閭非夢想。
高才逸氣淩九霄,冰雪奇文共欣賞。眉山即山相繼來,睥睨今古分雄長。
:
弘歷
湖中藻荇蕃,蔓延叢累積。搴芼與铚艾,萌芽旋充斥。
舟楫礙泛流,波瀾溷澄碧。是應例除莠,詢得一良策。
湖中藻荇蕃,蔓延叢累積。搴芼與铚艾,萌芽旋充斥。
舟楫礙泛流,波瀾溷澄碧。是應例除莠,詢得一良策。
:
熊盛元
海底魚游樂未央,此身何啻在濠梁?遙聞尺八簫聲起,牽得鄉愁爾許長。
海底魚遊樂未央,此身何啻在濠梁?遙聞尺八簫聲起,牽得鄉愁爾許長。
宋代:
張侃
一九才過二九來,見人相喚袖難開。外頭天色時時轉,雪急因風緩緩回。
一九才過二九來,見人相喚袖難開。外頭天色時時轉,雪急因風緩緩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