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長續短 |
絕:截斷。截取長的,補充短的。比喻用長處補短處。 |
斗雞走狗 |
斗:使相斗;走狗:唆使狗跑。做公雞打架、使狗賽跑的游戲。指舊時紈绔子弟、游手好閑的人的無恥游戲。 |
隔靴搔癢 |
隔著靴子撓癢癢。原為禪宗用語;比喻領會佛理不夠透徹;未能悟境觸機。后比喻說話寫文章沒有抓住主題;不中肯;不貼切;或做事沒有抓住關鍵;不解決問題。 |
頤指氣使 |
頤:腮幫子;指:指揮;氣:神氣;使:指使。用腮幫子來指揮人;用神氣來支使人。 |
背腹受敵 |
指前后都受到敵人的攻擊。 |
鍥而不舍 |
鍥:雕刻;舍:停止。不停地雕刻。比喻做事或學習有恒心。 |
志滿意得 |
志向實現,心滿意足。 |
先聲奪人 |
聲:聲勢;奪人:指動搖人心。先張揚自己的聲勢以壓倒對方。也比喻做事搶先一步。 |
揚幡擂鼓 |
幡:垂直的長條旗子。舞動著幡,敲打著鼓。形容熱熱鬧鬧地大事張揚。 |
風流才子 |
風度瀟灑,才學出眾的人。 |
言而無信 |
信:信用。說話不算數;沒有信用。原作“言而不信”。 |
躡手躡腳 |
躡:放輕腳步。形容動作很輕;有時指走路時非常小心;或偷偷地跟隨。 |
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 |
比喻說話夸大之極。 |
沒里沒外 |
里外不分,指說話做事不分場合。 |
敲詐勒索 |
依仗權勢或抓住別人的把柄;采取威脅手段索取錢財。 |
吃不了兜著走 |
比喻不能承受或擔當。 |
偶一為之 |
偶:偶爾;偶然;為:做;干;之:代詞;代某件事。偶爾做一回。 |
融會貫通 |
融會:融合領會;貫通:透徹理解。指把各方面的知識和道理融合貫穿在一起;從而取得對事理全面透徹的理解。 |
鉆木取火 |
硬木棒對著木頭摩擦或鉆進去,靠摩擦取火。 |
惡醉強酒 |
強:硬要。怕醉卻又猛喝酒。比喻明知故犯。 |
縱橫天下 |
在天下任意往來,沒有阻擋。 |
香火姻緣 |
香和燈火都用于供佛,因此佛教稱彼此意志相投為“香火因緣”。《北史·陸法和傳》:“法和是求佛之人,尚不希釋梵天王坐處,豈規王位?但于空王佛所,與主上有香火因緣,且主上應有報至,故救援耳。” |
一竅不通 |
竅:洞;這里指心竅。一竅都不是貫通的。比喻什么都不懂;閉塞、愚鈍。 |
超然物外 |
超然:脫離;不介入;物:客觀世界。超脫于世俗生活之外;意指對現實的一切都不感興趣。也比喻置身事外。 |
韓信將兵,多多益善 |
將:統率,指揮。比喻越多越好。 |
清風勁節 |
喻人品純潔,節操堅貞。 |
白云蒼狗 |
蒼狗:黑狗。天上的白云頃刻間變成烏云;像黑狗一樣。比喻世事變幻無常。 |
不合時宜 |
時宜:當時的需要或時尚。不符合當時的形勢或社會潮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