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改其樂的成語故事

拼音bù gǎi qí lè
基本解釋不改變自有的快樂。指處于困苦的境況仍然很快樂。
出處《論語·雍也》:“一簞食,一飄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擾,回出不改其樂。”
不改其樂的典故
東晉的戴逵從小聰慧過人,對繪畫和雕塑很有造詣。
有一次,會稽靈寶寺請戴逵刻一尊一丈六尺高的無量壽佛佛像。佛像刻成了,圍觀者都稱妙,可戴逵左看右看,總是不滿意。怕別人不好意思提意見,戴逵就躲到屏風之后,聽取參觀者的評論、意見,然后進行修改,這樣反復多次,三年后才完成。由于戴逵在佛像中溶入了中國人的形像,晉朝的佛像藝術自此別開生面。
戴逵淡泊名利,一生隱居不愿出來為官,而他哥哥則想著建立領兵拒敵的功業。太傅謝安對他哥哥說:“你們兄弟倆人的志向和事業為什么相差那么遠呢?”他哥哥說:“因為我忍受不了那份清苦,而家弟也改變不了他的樂趣。”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不改其樂)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開門見山 | 宋 嚴羽《滄浪詩話 詩評》:“太白發句,謂之開門見山。” |
僧多粥少 | 王朔《浮出海面》:“國家有困難,僧多粥少,為國分憂嘛。” |
光前耀后 | 元·亢文苑《一枝花·為玉葉兒作》:“大丈夫崢嶸恁時候,扶湯佐周,光前耀后,直教萬古清名長不朽。” |
鬼爛神焦 | 唐 韓愈《陸渾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韻》:“截然高周燒四垣,神焦鬼爛無逃門。” |
龍騰虎躍 | 唐 嚴從《擬三國名臣贊序》:“圣人受命,賢人受任;龍騰虎躍,風流云蒸,求之精微,其道莫不咸系天者也。” |
蝶粉蜂黃 | 唐·李商隱《酬崔八早梅有贈兼示之作》:“何處拂胸資蝶粉,幾時涂額藉蜂黃。” |
愛才如渴 | 清·葉燮《原詩·外篇上》:“嫉惡甚嚴,愛才若渴,此韓愈之面目也。” |
遁入空門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回:“看破的,遁入空門,我聽見,并不驚異。” |
角巾素服 | |
折臂三公 | 唐·劉禹錫《秘書崔少監墜馬長句因而和之詩》:“上車著作應來問,折臂三公定送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