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長城的成語故事

拼音wàn lǐ cháng chéng
基本解釋指我國長城。也比喻國家所依賴的大將。現(xiàn)也比喻人民的軍隊。
出處《南史·檀道濟傳》:“道濟見收,憤怒氣盛,目光如炬,俄爾間引飲一斛,乃脫幘投地,曰:‘乃壞汝萬里長城!’”
萬里長城的典故
檀道濟是南朝高平人。宋武帝北伐時,道濟當(dāng)先鋒,仗打得很艱苦,占領(lǐng)洛陽時,抓了四千名俘虜。眾將想殺了他們示威,道濟說:“我們是來吊民伐罪的,怎么能濫殺無辜呢?” 全都放了,為南宋軍贏得了民心。
宋文帝七年,南宋軍在滑臺受挫。文帝派道濟去救援,在壽張大破北魏軍,20多天打了30多場仗,終于進抵歷城(山東濟南)。這時滑臺已經(jīng)失守,而且道濟部隊的糧食沒了,有人報告了北魏軍,大家都很害怕。道濟卻不慌不忙,命令士兵夜里在大帳中用斗量沙子,在沙子上灑上僅有的糧食,這樣量了一夜,第二天命令眾將士身穿重甲南撤,自己穿著布衣,坐在馬車上,談笑自若跟在最后,南宋軍安全返回。自此北魏軍很怕他,士兵們用他的像來避邪。
后來文帝聽信讒言把道濟殺了。死時,道濟瞪圓著眼,把頭巾摔在地上,說:“你們不是在毀自己的萬里長城嗎?”
道濟死后十四年,北魏軍打到江北的瓜步。在一江之隔的石頭城上,宋文帝感慨地說:“如果檀道濟還活著,不會讓他們這樣的。”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萬里長城)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豆萁燃豆 | 三國 魏 曹植《七步詩》:“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
回心轉(zhuǎn)意 | 元 高則誠《琵琶記》第31出:“怕你爹爹也有回心轉(zhuǎn)意時節(jié),且更耐看如何?” |
亭亭玉立 | 《北齊書 徐之才傳》:“白云初見空中有五色物,稍近,變成一美婦人,去地數(shù)丈,亭亭而立。” |
不折不扣 | 茅盾《子夜 一》:“他那二十多年足不窺戶的生活簡直是不折不扣的墳?zāi)股睿 ?/td> |
所作所為 | 明 李贄《答周西巖書》:“我不識渠半生以前所作所為,皆是誰主張乎?” |
孤身只影 | 元 關(guān)漢卿《竇娥冤》第三折:“可憐我孤身只影無親眷,則落的吞聲忍氣空嗟怨。” |
物腐蟲生 | 宋 蘇軾《范增論》:“物必先腐也,而后蟲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讒入之。” |
天涯海角 | 唐 呂巖《絕句》:“天涯海角人求我,行到天涯不見人。” |
夜深人靜 |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深夜人靜,為何叩門?” |
辭簡意足 | 元·白珽《湛園靜語·葉水心》:“如此數(shù)卷,辭簡意足,一坐駭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