額手稱慶的成語故事

拼音é shǒu chēng qìng
基本解釋額:頭;稱:說;表示;額手:以手加額;手拍額頭。是把手放在額頭上表示慶幸。形容人們在憂困中獲得喜迅時高興和喜悅的神態。
出處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志》:“文公至絳,國人無不額手稱慶。”
額手稱慶的典故
宋朝時期,司馬光因著《資治通鑒》而名垂青史。他成為翰林學士,與王安石是好朋友,但不支持王安石變法,只好辭職去洛陽著書。宋哲宗即位后,司馬光回京任尚書左仆射,人們額手稱慶。司馬光上任后馬上廢除新法,把王安石給氣死了。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額手稱慶)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輪扁斫輪 | 《莊子·天道》:“桓公讀書于堂上,輪扁斫輪于堂下?!?/td> |
滿天星斗 | 唐 杜牧《華清宮三十韻》:“雷霆馳號令,星斗煥文章。” |
顛沛流離 | 宋 張世南《游宦紀聞》第九卷:“而哀予顛沛流離萬里,保有之難也,而共振顯之。” |
一指蔽目,不見泰山 | 謝覺哉《關于獨立思考》:“至于全體的事,不管好處多大,總是‘一指蔽目,不見泰山’。” |
直截了當 | 清 李汝珍《鏡花緣》:“紫芝妹妹嘴雖利害,好在心口如一,直截了當,倒是一個極爽快的。” |
安安靜靜 | 清 吳璿《飛龍全傳》第45回:“只見匡胤睡在床上,安安靜靜,那頂門內透出一條赤色真龍?!?/td> |
鴻鵠將至 | 先秦 孟軻《孟子 告子上》:“使奕秋誨二人奕,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奕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td> |
兵荒馬亂 | 明 李唐賓《梧桐葉》第四折:“不然,那兵荒馬亂,定然遭驅被擄?!?/td> |
偃旗息鼓 | 晉 陳壽《三國志 蜀志 趙云傳》:“成都既定,以云為翊軍將軍?!迸崴芍⒁囤w云別傳》:“云入營,更大開門,偃旗息鼓,公軍疑云有伏兵,引去?!?/td> |
離弦走板 | 浩然《艷陽天》第12章:“您哪,也當過解放軍呀,花一點,也不能算是離弦走板?!?/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