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心塌地的成語故事

拼音sǐ xīn tā dì
基本解釋死心:不變心;塌地:指心里塌實。原指心里塌實;不再做別的打算。現形容主意已定;決不改變或心甘情愿。
出處元 喬孟符《鴛鴦被》第四折:“這洛陽城劉員外,他是個有錢賊,只要你還了時,方才死心塌地。”
死心塌地的典故
河南府尹李彥實與女兒玉英相依為命,由于被人誣陷,他向劉員外借十兩銀子前去受審。劉員外借此逼玉英嫁給他。玉英在尼姑庵與進京趕考的張晉卿私訂終身,張生考中歸來任洛陽縣令,玉英讓他還掉劉員外的債才能死心塌地地生活。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死心塌地)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薪貴于桂 | 西漢·劉向《戰國策·楚策三》:“楚國之食貴于玉,薪貴于桂,謁者難得無如鬼,王難見如天帝,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見帝。” |
杯蛇幻影 | 《花月痕》第五回:“杯蛇幻影,鬼蜮含沙。縈愁緒以回腸,蔓牽瓜落;拭淚珠而洗面,藕斷絲長。” |
黃臺之瓜 | 《新唐書·承天皇帝倓傳》:“賢終日憂惕,每侍上,不敢有言,乃作樂章,使工歌之。其言曰:‘種瓜黃臺下,瓜熟子離離。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猶云可,四摘抱蔓歸。’” |
匡亂反正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太史公自序》:“仲尼悼禮廢樂崩,追修經術,以達王道,匡亂世反之于正。” |
九霄云外 | 元 無名氏《抱妝盒》第二折:“太子也,你在這七寶盒中,我陳琳早魂飛九霄云外。” |
下臨無地 | 唐·王勃《滕王閣序》:“飛閣流丹,下臨無地。” |
前腳后腳 | |
光前裕后 | 明 李贄《答耿司寇書》:“世人之所以光前裕后者,無時刻而不系念。” |
一鼻子灰 | 《紅樓夢》五五回:“幸而平姐姐在這里,沒得臊一鼻子灰,趁早知會他們去。” |
分路揚鑣 | 北齊 魏收《魏書 拓跋志傳》:“洛陽我之豐沛,自應分路揚鑣。自今以后,可分路而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