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一個文化的結晶,一個時代的映照,一個情感的世界……
作家,一個文明的見證人,一個世世代代的鏈接人,一個引領情感的導游……
一本好書,除了文采,還要看它的內容,它的主旨,它傳播給人一種怎樣的思想。
一個女作家,性別不會使她沉默,她的情感、使她富有,她的思想使她與眾不同,她因為她是霍達,以獨特的視角,真摯的情感,豐厚的容量,深刻的內涵,冷峻的文筆,寫出了一本好書--《穆斯林的葬禮》。
當我看完一章后,本已是雙目疲倦,可我的意識中卻仍想繼續看,似乎有一種來自于書的巨大魔力吸引我,一些使我驚奇的出乎意料的情節,一些使我陶醉的活靈活現的美景,一些愛恨交錯的情感火焰由衷地越燃越旺,促使我迫不及待地往下看,真想一目十行,豈不痛快,也使得我對望眼欲穿這一詞能夠更形象地理解:應如我這樣吧!這樣一來我坐著,一口氣能看一百頁多,等站起來后,覺得自己骨頭像被蛀了一般疼痛。
而看到精彩的部分,豈止是一個旁觀者的心態,簡直如一個身臨其境的人,自己一會是兒是梁亦清,一會兒是韓子奇,一會兒又是楚雁潮,一會兒是奧利佛,一切都發生在自己身上,時時刻刻扮演的不是他們,是自己:我站在作者描寫的冬天里:我站在備齋前的小路上,望著滿天飄飛的白雪,為新月的病擔心--她可是一位很優秀的學生,平時活潑的她怎么會心臟有病呢?焦急、擔心、憂愁。。。。。。的情緒一種接著一種涌上心頭,久久未能平息。。。。。。
人生的舞臺上,悲劇、喜劇、喜劇、悲劇輪番上演,不舍晝夜,無盡無休。。。。。。這是霍達說的,也是我從《穆斯林的葬禮》中學到的,人就是一個演員,在一生中,在和悲劇中巡回演著不同的角色。。。。。。活著就不會擺脫得了,所以死才是解脫,葬禮是必要的,韓子奇正應爭了這點--活著他就要面對這愛女受病痛,以及女兒不能和自己愛的人在一起,而無能為力,對自己的痛恨;心里藏了十幾年的秘密既是自己的幸福也是痛根。。。。。。
一本書,一個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間的興衰,三代人命運的沉浮,兩個發生在不同時代,有著不同內容卻有交錯紐結的愛情悲劇故事,宏觀地回顧了中國穆斯林漫長而艱難的足跡,一周內我看到了一系列文學畫廊中前所未有的人物群像,血肉豐滿,栩栩如生,聽不到的人生理論,看到了,想不到的悲壯愛情,我也看到了。作者以細膩的筆觸撥我們的心靈,曲終掩回腸蕩氣,余韻繞梁。。。。。。
也許人生最可憐的人是孤獨地活著,而與自己的愛人生死遙相望的人。在又一個秋風卷黃葉的時節,我清清楚楚地看到一個中年男子在墳前默默地站著……默默地等著……墳碑前花還新鮮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