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金繩庵
過金繩庵。明代。張家珍。 片云馳白日,吞吐夕陽天。過院尋僧坐,煎茶為說禪。檐牙歸瓦雀,黃葉帶村煙。今夜雁堂月,清涼許借眠。
[明代]:張家珍
片云馳白日,吞吐夕陽天。過院尋僧坐,煎茶為說禪。
檐牙歸瓦雀,黃葉帶村煙。今夜雁堂月,清涼許借眠。
片雲馳白日,吞吐夕陽天。過院尋僧坐,煎茶為說禪。
檐牙歸瓦雀,黃葉帶村煙。今夜雁堂月,清涼許借眠。
唐代·張家珍的簡介
張家珍(一六三一—一六六○),字璩子。東莞人。家玉仲弟,祖明教、父兆龍俱布衣。明桂王永歷元年(一六四七)年十六,從家玉起兵抗清。家玉歿,與總兵陳鎮(zhèn)國擁殘卒數(shù)萬于龍門以圖恢復,旋以兄蔭拜錦衣衛(wèi)指揮使。廣州再破,隱于鐵園,家居養(yǎng)父,折節(jié)讀書,年未及三十而卒。遺作由友人編為《寒木居詩鈔》一卷。清陳伯陶《勝朝粵東遺民錄》卷二有傳。張家珍詩,以清光緒三十二年(一九〇六)東莞寓園祖若舊廬刊《寒木居詩鈔》為底本,參校民國二十一至二十三年東莞張伯楨纂《滄海叢書》本《張文烈遺集》附刻之《寒木居詩鈔》。
...〔
? 張家珍的詩(86篇) 〕
宋代:
俞桂
火老金柔暑告殘,乘涼正好望西山。
秋聲來處無尋覓,只作窗前竹葉間。
火老金柔暑告殘,乘涼正好望西山。
秋聲來處無尋覓,隻作窗前竹葉間。
唐代:
耿湋
遠國通王化,儒林得使臣。六君成典冊,萬里奉絲綸。
云水連孤棹,恩私在一身。悠悠龍節(jié)去,渺渺蜃樓新。
望里行還暮,波中歲又春。昏明看日御,靈怪問舟人。
遠國通王化,儒林得使臣。六君成典冊,萬裡奉絲綸。
雲水連孤棹,恩私在一身。悠悠龍節(jié)去,渺渺蜃樓新。
望裡行還暮,波中歲又春。昏明看日禦,靈怪問舟人。
元代:
邵亨貞
夢云杳。東風外,畫闌倚遍寒峭。小梅春正好。護憶故園,花滿林沼。
天荒地老。但暗惜、王孫芳草。鶴發(fā)仙翁洞里,為分得一枝來,便迎人索笑。
夢雲杳。東風外,畫闌倚遍寒峭。小梅春正好。護憶故園,花滿林沼。
天荒地老。但暗惜、王孫芳草。鶴發(fā)仙翁洞裡,為分得一枝來,便迎人索笑。
明代:
許炯
霄漢懸冰鏡,玲瓏照錦城。秋飆涼似洗,梧葉落無聲。
綺席流輝濕,金波碎影明。玉關今夕望,惆悵故鄉(xiāng)情。
霄漢懸冰鏡,玲瓏照錦城。秋飆涼似洗,梧葉落無聲。
綺席流輝濕,金波碎影明。玉關今夕望,惆悵故鄉(xiāng)情。
宋代:
江開
春時江上廉纖雨。張帆打鼓開船去。秋晚恰歸來。看看船又開。
嫁郎如未嫁。長是凄涼夜。情少利心多。郎如年少何。
春時江上廉纖雨。張帆打鼓開船去。秋晚恰歸來。看看船又開。
嫁郎如未嫁。長是凄涼夜。情少利心多。郎如年少何。
:
裴景福
武帝雄風不可攀,昆侖新辟漢河山。右賢烽火過金嶺,飛將旌旗出玉關。
大夏無心通竹杖,貳師有淚灑刀環(huán)。誰憐屬國還朝日,甲帳空懸兩鬢斑。
武帝雄風不可攀,昆侖新辟漢河山。右賢烽火過金嶺,飛將旌旗出玉關。
大夏無心通竹杖,貳師有淚灑刀環(huán)。誰憐屬國還朝日,甲帳空懸兩鬢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