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上縣作
汶上縣作。明代。湛若水。 沿流及汶上,問是古中都。宣尼有流化,男女別行途。有堂表思圣,遺準存圣模。治者平偏黨,學以平卑高。擴之遂相魯,東周其庶乎。水也未升堂,入室安可圖。寄語都人士,希圣無自誣。
[明代]:湛若水
沿流及汶上,問是古中都。宣尼有流化,男女別行途。
有堂表思圣,遺準存圣模。治者平偏黨,學以平卑高。
擴之遂相魯,東周其庶乎。水也未升堂,入室安可圖。
寄語都人士,希圣無自誣。
沿流及汶上,問是古中都。宣尼有流化,男女別行途。
有堂表思聖,遺準存聖模。治者平偏黨,學以平卑高。
擴之遂相魯,東周其庶乎。水也未升堂,入室安可圖。
寄語都人士,希聖無自誣。
唐代·湛若水的簡介
(1466—1560)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并進”,反對“知先行后”,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謚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 湛若水的詩(984篇) 〕
宋代:
張玉娘
淑氣回春雪漸融,星河天上一宵通。芙蕖萬點交秋月,鼓角三更度曉風。
燭影暈迷光綽約,簾環聲徹佩玲瓏。不妨鳥篆留仙跡,鳳輦殷勤出紫宮。
淑氣回春雪漸融,星河天上一宵通。芙蕖萬點交秋月,鼓角三更度曉風。
燭影暈迷光綽約,簾環聲徹佩玲瓏。不妨鳥篆留仙跡,鳳輦殷勤出紫宮。
清代:
許傳霈
百卉俱飄息,叢桂出高岡。年年七八月,空際散天香。
有桂獨后發,若自甘退藏。繁枝零玉露,翠節霏輕霜。
百卉俱飄息,叢桂出高岡。年年七八月,空際散天香。
有桂獨後發,若自甘退藏。繁枝零玉露,翠節霏輕霜。
清代:
范咸
連臂相看笑踏歌,陳詞道是感恩多。劇憐不似弓鞋影,一曲春風奈若何。
連臂相看笑踏歌,陳詞道是感恩多。劇憐不似弓鞋影,一曲春風奈若何。
明代:
王鏊
我年三十九,白髭有一莖。當時初見之,妻子殊為驚。
今年四十二,白者日益多。朝來明鏡中,對之不復嗟。
我年三十九,白髭有一莖。當時初見之,妻子殊為驚。
今年四十二,白者日益多。朝來明鏡中,對之不複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