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廣福寺佛閣望西山
登廣福寺佛閣望西山。明代。吳寬。 城中過坊口,時見山一面。車塵半空起,忽復不可見。今日出城西,初喜見山便。恨當長夏時,草木更蔥蒨。遮胸如執圭,隱首或側弁。行行七里余,勝地得僧院。仰瞻何突兀,杰閣俯高殿。百級躡層梯,身向西闌轉。橫絕曠野中,蒼翠爭自衒。已將目力窮,卻任脛骨顫。群山不知名,起伏端可辨。勢從西南來,遙向西北旋。萬馬如馳逐,陣列如鏖戰。白云與碧靄,巖姿陡然變。誰倩丹青人,為我展畫卷。老至客京華,宦游真已倦。若使入山行,所歷豈能遍。一覽青可了,無如此中善。
[明代]:吳寬
城中過坊口,時見山一面。
車塵半空起,忽復不可見。
今日出城西,初喜見山便。
恨當長夏時,草木更蔥蒨。
遮胸如執圭,隱首或側弁。
行行七里余,勝地得僧院。
仰瞻何突兀,杰閣俯高殿。
百級躡層梯,身向西闌轉。
橫絕曠野中,蒼翠爭自衒。
已將目力窮,卻任脛骨顫。
群山不知名,起伏端可辨。
勢從西南來,遙向西北旋。
萬馬如馳逐,陣列如鏖戰。
白云與碧靄,巖姿陡然變。
誰倩丹青人,為我展畫卷。
老至客京華,宦游真已倦。
若使入山行,所歷豈能遍。
一覽青可了,無如此中善。
城中過坊口,時見山一面。
車塵半空起,忽複不可見。
今日出城西,初喜見山便。
恨當長夏時,草木更蔥蒨。
遮胸如執圭,隱首或側弁。
行行七裡餘,勝地得僧院。
仰瞻何突兀,傑閣俯高殿。
百級躡層梯,身向西闌轉。
橫絕曠野中,蒼翠爭自衒。
已將目力窮,卻任脛骨顫。
群山不知名,起伏端可辨。
勢從西南來,遙向西北旋。
萬馬如馳逐,陣列如鏖戰。
白雲與碧靄,巖姿陡然變。
誰倩丹青人,為我展畫卷。
老至客京華,宦遊真已倦。
若使入山行,所曆豈能遍。
一覽青可了,無如此中善。
唐代·吳寬的簡介
(1435—1504)明蘇州府長洲人,字原博,號匏庵。為諸生時,即有聲望,遍讀《左傳》、《史記》、《漢書》及唐宋大家之文。成化八年會試、廷試皆第一,授修撰。侍孝宗東宮,進講閑雅詳明。孝宗即位,遷左庶子,預修《憲宗實錄》,進少詹事兼侍讀學士。丁憂后,入東閣,專典誥敕。進禮部尚書。卒謚文定。寬行履高潔,不為激矯,而自守以正。其詩深厚郁,自成一家。兼工書法。有《匏庵集》。
...〔
? 吳寬的詩(211篇) 〕
宋代:
陳長方
浮云聚散復西東,此處容君一線通。
全體露時如不領,問君何日解相逢。
浮雲聚散複西東,此處容君一線通。
全體露時如不領,問君何日解相逢。
:
舒坦
萬松偃蹇插云根,四面諸峰盡子孫。
日日飛煙云霧斂,不妨掌上看乾坤。
萬松偃蹇插雲根,四面諸峰盡子孫。
日日飛煙雲霧斂,不妨掌上看乾坤。
唐代:
張仲素
王子千年后,笙音五夜聞。逶迤繞清洛,斷續下仙云。
泄泄飄難定,啾啾曲未分。松風助幽律,波月動輕文。
鳳管聽何遠,鸞聲若在群。暗空思羽蓋,馀氣自氛氳。
王子千年後,笙音五夜聞。逶迤繞清洛,斷續下仙雲。
洩洩飄難定,啾啾曲未分。松風助幽律,波月動輕文。
鳳管聽何遠,鸞聲若在群。暗空思羽蓋,馀氣自氛氳。
:
李學一
馳驅終日度深山,何處人家翠靄間。雞犬數聲云外落,峰巒千疊屋前環。
田園雜遝桑麻滿,林木青蒼鳥雀閒。疑是避秦人尚在,只今世遠不知還。
馳驅終日度深山,何處人家翠靄間。雞犬數聲雲外落,峰巒千疊屋前環。
田園雜遝桑麻滿,林木青蒼鳥雀閒。疑是避秦人尚在,隻今世遠不知還。
:
陳振家
幽棲林下客,今日意何如。讀水光陰迅,吟山世事疏。
命窮翻妒鳥,氣躁漫思魚。預種凌霄竹,居然成散樗。
幽棲林下客,今日意何如。讀水光陰迅,吟山世事疏。
命窮翻妒鳥,氣躁漫思魚。預種淩霄竹,居然成散樗。
宋代:
方一夔
弱冠知名動紫宸,兩朝際遇荷恩深。身先赴義人爭死,天不成功淚滿襟。
自鄭有謀歸華氏,舍湘無地托王琳。鞠躬待死無馀事,不負朝廷不負心。
弱冠知名動紫宸,兩朝際遇荷恩深。身先赴義人爭死,天不成功淚滿襟。
自鄭有謀歸華氏,舍湘無地托王琳。鞠躬待死無馀事,不負朝廷不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