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懷六首 其六
苦懷六首 其六。宋代。鄭思肖。 古人立志高,為義不為己。今人所見卑,獨為貧賤恥。不義富貴生,寧以餓而死。遺體非不重,所懼悖于理。我稟清淑氣,生而秀為士。讀書三十年,頗知六經旨。質之以人道,所言皆如此。奚乃滯風塵,爾汝弄歡喜。浙山高蒼蒼,浙水清瀰瀰。三嘆動遐思,清風響兩耳。暫焉深隱去,長镵訪園綺。敬俟時之清,終其天倫爾。
[宋代]:鄭思肖
古人立志高,為義不為己。今人所見卑,獨為貧賤恥。
不義富貴生,寧以餓而死。遺體非不重,所懼悖于理。
我稟清淑氣,生而秀為士。讀書三十年,頗知六經旨。
質之以人道,所言皆如此。奚乃滯風塵,爾汝弄歡喜。
浙山高蒼蒼,浙水清瀰瀰。三嘆動遐思,清風響兩耳。
暫焉深隱去,長镵訪園綺。敬俟時之清,終其天倫爾。
古人立志高,為義不為己。今人所見卑,獨為貧賤恥。
不義富貴生,甯以餓而死。遺體非不重,所懼悖于理。
我稟清淑氣,生而秀為士。讀書三十年,頗知六經旨。
質之以人道,所言皆如此。奚乃滯風塵,爾汝弄歡喜。
浙山高蒼蒼,浙水清瀰瀰。三歎動遐思,清風響兩耳。
暫焉深隱去,長镵訪園綺。敬俟時之清,終其天倫爾。
唐代·鄭思肖的簡介
鄭思肖(1241~1318)宋末詩人、畫家,連江(今屬福建)人。原名不詳,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國姓趙的組成部分。字憶翁,表示不忘故國;號所南,日常坐臥,要向南背北。亦自稱菊山后人、景定詩人、三外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學上舍生應博學鴻詞試。元軍南侵時,曾向朝廷獻抵御之策,未被采納。后客居吳下,寄食報國寺。鄭思肖擅長作墨蘭,花葉蕭疏而不畫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奪。有詩集《心史》、《鄭所南先生文集》、《所南翁一百二十圖詩集》等。
...〔
? 鄭思肖的詩(281篇) 〕
:
程濱
開巖藏古佛,劈石試新硎。神跡傳千載,天池瀉一泓。
亂山深處宿,一鳥喚時醒。不見當年雪,黑發向天青。
開巖藏古佛,劈石試新硎。神跡傳千載,天池瀉一泓。
亂山深處宿,一鳥喚時醒。不見當年雪,黑發向天青。
:
弘歷
古剎禮大士,虛堂息勞身。旋起憑欄望,舊徑還如新。
谷轉見行騎,山高截片云。是時秋始孟,綠樹猶繁紛。
古剎禮大士,虛堂息勞身。旋起憑欄望,舊徑還如新。
谷轉見行騎,山高截片雲。是時秋始孟,綠樹猶繁紛。
宋代:
釋道潛
兩山脩徑盡榛蕪,謾詫當年幸翠輿。空睹宸文藏寶構,不逢衲子話真如。
林深想見靈根茂,地勝宜多隱者居。涼月照人歸路好,傍溪嘉樹影扶疏。
兩山脩徑盡榛蕪,謾詫當年幸翠輿。空睹宸文藏寶構,不逢衲子話真如。
林深想見靈根茂,地勝宜多隱者居。涼月照人歸路好,傍溪嘉樹影扶疏。
明代:
石寶
從仕二十載,卜居亦六七。身世任蓬轉,無問喧與僻。
最后移闕西,地位更平直。趨鼓向啟明,繞盡宮樹碧。
從仕二十載,蔔居亦六七。身世任蓬轉,無問喧與僻。
最後移闕西,地位更平直。趨鼓向啟明,繞盡宮樹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