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仲彌性同次唐人二詩韻
與仲彌性同次唐人二詩韻。宋代。李衡。 盡日困登陟,跏趺聊對床。巖空眩層碧,草細函幽香。吊古謾秋思,開尊延月光。隨身不竿木,作戲且逢場。天面無纖靄,平川灝氣吞。搘筇臨閣道,拂石憩云根。柳映山前路,煙搖水北村。醉歸風滿袖,斜月在蓬門。
[宋代]:李衡
盡日困登陟,跏趺聊對床。
巖空眩層碧,草細函幽香。
吊古謾秋思,開尊延月光。
隨身不竿木,作戲且逢場。
天面無纖靄,平川灝氣吞。
搘筇臨閣道,拂石憩云根。
柳映山前路,煙搖水北村。
醉歸風滿袖,斜月在蓬門。
盡日困登陟,跏趺聊對床。
巖空眩層碧,草細函幽香。
吊古謾秋思,開尊延月光。
隨身不竿木,作戲且逢場。
天面無纖靄,平川灝氣吞。
搘筇臨閣道,拂石憩雲根。
柳映山前路,煙搖水北村。
醉歸風滿袖,斜月在蓬門。
唐代·李衡的簡介
(1100—1178)揚州江都人,字彥平,號樂庵。高宗紹興二年進士。授吳江主簿,有部使者侵刻百姓,投劾而歸。后知溧陽縣,留心民政。孝宗隆興二年,召為監察御史。歷樞密院檢詳、侍御史。因反對外戚張說以節度使掌兵權,除秘閣修撰致仕。晚年定居昆山,聚書逾萬卷。
...〔
? 李衡的詩(7篇) 〕
明代:
胡粹中
向晚尋幽寺,明霞飛遠林。四山新雨歇,一徑綠苔深。
松老齊僧臘,泉鳴和梵音。階前兩馴鹿,去住識禪心。
向晚尋幽寺,明霞飛遠林。四山新雨歇,一徑綠苔深。
松老齊僧臘,泉鳴和梵音。階前兩馴鹿,去住識禪心。
兩漢:
佚名
洞天景色常春,嫩紅淺白開輕萼。瓊筵鎮起,金爐煙重,香凝錦幄。
窈窕神仙,妙呈歌舞,攀花相約。彩云月轉,朱絲網徐在,語笑拋球樂。
洞天景色常春,嫩紅淺白開輕萼。瓊筵鎮起,金爐煙重,香凝錦幄。
窈窕神仙,妙呈歌舞,攀花相約。彩雲月轉,朱絲網徐在,語笑拋球樂。
宋代:
韓淲
蝴蝶為莊周,黃粱熟邯鄲。蘧然一夢覺,茫茫天壤間。
相推明日月,來往成暑寒。山林與鐘鼎,胸中了不干。
蝴蝶為莊周,黃粱熟邯鄲。蘧然一夢覺,茫茫天壤間。
相推明日月,來往成暑寒。山林與鐘鼎,胸中了不幹。
明代:
潘希曾
匹馬空山日易移,裹糧篝火傍崖炊。誰言野食無供帳,鳥作笙簫樹作帷。
匹馬空山日易移,裹糧篝火傍崖炊。誰言野食無供帳,鳥作笙簫樹作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