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四夜觀燈南寺子虛有詩次其韻兼呈駿發次顏
正月十四夜觀燈南寺子虛有詩次其韻兼呈駿發次顏。宋代。沈與求。 娟娟佳月掛南樓,蕭寺真成秉燭游。火樹忽驚新節物,春衫不趁舊風流。公方高臥追三已,我亦狂歌發四愁。為報襟期得名勝,何妨著處一開眸。
[宋代]:沈與求
娟娟佳月掛南樓,蕭寺真成秉燭游。火樹忽驚新節物,春衫不趁舊風流。
公方高臥追三已,我亦狂歌發四愁。為報襟期得名勝,何妨著處一開眸。
娟娟佳月掛南樓,蕭寺真成秉燭遊。火樹忽驚新節物,春衫不趁舊風流。
公方高臥追三已,我亦狂歌發四愁。為報襟期得名勝,何妨著處一開眸。
唐代·沈與求的簡介
沈與求(1086—1137),宋代大臣。字必先,號龜溪,湖州德清(今屬浙江)人。政和五年進士。歷官明州通判、監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吏部尚書兼權翰林學士兼侍讀,荊湖南路安撫使、鎮江知府兼兩浙西路安撫使、吏部尚書、參知政事、明州知府、知樞密院事。著有《龜溪集》。
...〔
? 沈與求的詩(236篇) 〕
宋代:
李彌遜
不寄斜封歲已馀,那聞異縣更移居。
羈懷易動野馬也,歸夢自成胡蝶與。
不寄斜封歲已馀,那聞異縣更移居。
羈懷易動野馬也,歸夢自成胡蝶與。
近代:
楊圻
宮門口,流水雜松風。樓殿無人丹桂落,五更風里景陽鐘。
秋月滿離宮。
宮門口,流水雜松風。樓殿無人丹桂落,五更風裡景陽鐘。
秋月滿離宮。
明代:
陸粲
分司冠動神羊影,江渚舟沖白鷺群。見說武昌風日好,楚王宮殿藹晴云。
分司冠動神羊影,江渚舟沖白鷺群。見說武昌風日好,楚王宮殿藹晴雲。
:
宋太宗
知之修練但辛勤,苦志由來離六塵。
金鼎乍分紅燄火,月魂高鎖碧潭津。
知之修練但辛勤,苦志由來離六塵。
金鼎乍分紅燄火,月魂高鎖碧潭津。
宋代:
陸游
湖邊一夜霜,庭樹無秋聲。懶不近筆硯,何以紓幽情。
但有一睡耳,展轉無由成。起擁地爐暖,坐待天窗明。
湖邊一夜霜,庭樹無秋聲。懶不近筆硯,何以紓幽情。
但有一睡耳,展轉無由成。起擁地爐暖,坐待天窗明。
清代:
沈光文
生平未了志,每每托逃禪。不遂清時適,聊耽野趣偏。
遠鐘留夜月,寒雨靜江天。拯渙方乘木,才弘利涉川。
生平未了志,每每托逃禪。不遂清時適,聊耽野趣偏。
遠鐘留夜月,寒雨靜江天。拯渙方乘木,才弘利涉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