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元晦擇之游岳道遇大雪馬上作
同元晦擇之游岳道遇大雪馬上作。宋代。張栻。 驅車望衡岳,群山政參差。微風忽南來,云幕為四垂。炎官挾蓐收,從以萬玉妃。庭熒亦何有,尺璧仍珠璣。奇貨吾敢居,妙意良自知。林巒倏變化,轍跡平高低。喬松與修竹,錯立呈瑰姿。清新足遐寄,浩蕩多余思。平生湘南道,未省有此奇。況復得佳友,晤言相追隨。茅檐舉杯酒,旅榻誦新詩。更約登絕頂,同觀霽色時。
[宋代]:張栻
驅車望衡岳,群山政參差。
微風忽南來,云幕為四垂。
炎官挾蓐收,從以萬玉妃。
庭熒亦何有,尺璧仍珠璣。
奇貨吾敢居,妙意良自知。
林巒倏變化,轍跡平高低。
喬松與修竹,錯立呈瑰姿。
清新足遐寄,浩蕩多余思。
平生湘南道,未省有此奇。
況復得佳友,晤言相追隨。
茅檐舉杯酒,旅榻誦新詩。
更約登絕頂,同觀霽色時。
驅車望衡嶽,群山政參差。
微風忽南來,雲幕為四垂。
炎官挾蓐收,從以萬玉妃。
庭熒亦何有,尺璧仍珠璣。
奇貨吾敢居,妙意良自知。
林巒倏變化,轍跡平高低。
喬松與修竹,錯立呈瑰姿。
清新足遐寄,浩蕩多餘思。
平生湘南道,未省有此奇。
況複得佳友,晤言相追隨。
茅檐舉杯酒,旅榻誦新詩。
更約登絕頂,同觀霽色時。
唐代·張栻的簡介
張栻是南宋中興名相張浚之子。著名理學家和教育家,湖湘學派集大成者。與朱熹、呂祖謙齊名,時稱“東南三賢”。官至右文殿修撰。著有《南軒集》。
...〔
? 張栻的詩(326篇) 〕
唐代:
張祜
蜀國僧吹蘆一枝,隴西游客淚先垂。
至今留得新聲在,卻為中原人不知。
細蘆僧管夜沈沈,越鳥巴猿寄恨吟。
蜀國僧吹蘆一枝,隴西遊客淚先垂。
至今留得新聲在,卻為中原人不知。
細蘆僧管夜沈沈,越鳥巴猿寄恨吟。
:
金幼孜
玉堂清切地,瀟灑出氛埃。雨點疏疏過,天香冉冉來。
隔花鶯歷亂,近水燕飛回。朝退有馀暇,新詩取次裁。
玉堂清切地,瀟灑出氛埃。雨點疏疏過,天香冉冉來。
隔花鶯曆亂,近水燕飛回。朝退有馀暇,新詩取次裁。
宋代:
彭汝礪
長春月月與玫瑰,煩近萱堂仔細栽。卻語花開無造次,老親寒食以前來。
長春月月與玫瑰,煩近萱堂仔細栽。卻語花開無造次,老親寒食以前來。
唐代:
王質
我性愛風竹,歷耳如筦弦。兩日偶不聞,但見青摩煙。
半夜意展轉,時聞雁翩翩。未能叫云月,而我獨不眠。
我性愛風竹,曆耳如筦弦。兩日偶不聞,但見青摩煙。
半夜意展轉,時聞雁翩翩。未能叫雲月,而我獨不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