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相思·花深深
長相思·花深深。宋代。陳東甫。 花深深。柳陰陰。度柳穿花覓信音。君心負妾心。怨嗚琴。恨孤衾。鈿誓釵盟何處尋。當初誰料今。
[宋代]:陳東甫
花深深。柳陰陰。度柳穿花覓信音。君心負妾心。
怨嗚琴。恨孤衾。鈿誓釵盟何處尋。當初誰料今。
花深深。柳陰陰。度柳穿花覓信音。君心負妾心。
怨嗚琴。恨孤衾。鈿誓釵盟何處尋。當初誰料今。
這是一首描寫棄婦的怨詞。
“花深深。柳陰陰。”起筆用聯綿辭深深、陰陰,將春花楊柳之繁盛寫出。初讀時,可能會以為這真是描繪大自然之春光。其實不然。“度柳穿花覓信音。”原來,花柳皆為喻象,喻指兩情歡娛的世界。此句,寫女主人公尋覓其情人的經歷。覓字下得貼當,與花深深柳陰陰相呼應,則浮花浪柳之妖冶繁盛可知。女子終于明白:“君心負妾心。”情人已背信棄義。由此可以想見女子肝腸之寸斷。
“怨鳴琴。恨孤衾。”這兩句寫盡女子被棄后的凄涼幽怨之味。無窮永晝,唯有寄孤憤于鳴琴。漫漫長夜,終是輾轉反側于孤衾。琴、衾,是當日情好歡樂之見證,竟成為一場悲劇之象征,觸物傷心,如此日月,人何以堪?詞句極短,而酸楚無限。“鈿誓釵盟何處尋。”尋字,與上片之覓字,道盡女子的失落感與不甘心,皆見性情語。追懷當日山盟海誓,信誓旦旦,只因為相信“但教心似金鈿堅”,此時全已幻滅。尋尋覓覓惝怳迷離,遂托出女子全部癡情。“當初誰料今。”上句是舊情之回瀾,結句則是返轉回來,從癡迷而悔悟。棄婦心瀾洶涌,千回百折,終難平息,是在意內言外。
詞人對棄婦抱同情之感,設身處地為其作詞,難能可貴。此詞純為女子聲口,明白如話,如訴如泣,故能感染人。篇幅短小,言辭簡練,卻淋漓盡致地展示出愛情悲劇女子癡情,故富于含蘊。
唐代·陳東甫的簡介
「陳東甫」生平不詳。吳興(今屬浙江)人。與譚宣子、樂雷發交友贈答。見《陽春白雪》卷六譚宣子《摸魚兒》題序及樂雷發《雪磯叢稿》。存詞三首。
...〔
? 陳東甫的詩(2篇) 〕
明代:
黃衷
遙峰個個排檐秀,蛺蝶翩翩拂檻過。龍性屯云長作雨,道心明水鎮無波。
湖光忽瀁天光動,花氣猶含淑氣和。奉憶函關牛背老,一編遺我至言多。
遙峰個個排檐秀,蛺蝶翩翩拂檻過。龍性屯雲長作雨,道心明水鎮無波。
湖光忽瀁天光動,花氣猶含淑氣和。奉憶函關牛背老,一編遺我至言多。
宋代:
曾幾
善權石狀說不盡,怪怪奇奇驚倒人。大屋脩廊巖下路,凄風冷雨洞中春。
善權石狀說不盡,怪怪奇奇驚倒人。大屋脩廊巖下路,凄風冷雨洞中春。
宋代:
李綱
禪老幽棲地,云峰尺五天。江湖縈縞帶,世界廓青蓮。
說法三乘外,藏身萬象巔。潛虬蟠不去,應聽祖師禪。
禪老幽棲地,雲峰尺五天。江湖縈縞帶,世界廓青蓮。
說法三乘外,藏身萬象巔。潛虬蟠不去,應聽祖師禪。
清代:
張湄
澄臺上下樹婆娑,滿目殘陽動碧波。天水無垠同一氣,風帆如葉島如螺。
澄臺上下樹婆娑,滿目殘陽動碧波。天水無垠同一氣,風帆如葉島如螺。
元代:
袁桷
神駿飄飄得自閒,天池飛躍下塵寰。青絲絡首誰收得,留與春風十二閑。
神駿飄飄得自閒,天池飛躍下塵寰。青絲絡首誰收得,留與春風十二閑。
:
陳肇興
銅瓶紙帳鎮相宜,一種清寒世少知。得氣本來能耐冷,出群原不在多姿。
相逢縞袂霜千朵,散盡黃金月一枝。悟得此中真意處,白描還要性靈詩。
銅瓶紙帳鎮相宜,一種清寒世少知。得氣本來能耐冷,出群原不在多姿。
相逢縞袂霜千朵,散盡黃金月一枝。悟得此中真意處,白描還要性靈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