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初日
詠初日。宋代。趙匡胤。 太陽初出光赫赫,千山萬山如火發。一輪頃刻上天衢,逐退群星與殘月。
[宋代]:趙匡胤
太陽初出光赫赫,千山萬山如火發。
一輪頃刻上天衢,逐退群星與殘月。
太陽初出光赫赫,千山萬山如火發。
一輪頃刻上天衢,逐退群星與殘月。
《詠初日》詩是趙匡胤在靈山寺門前詠的。此詩一氣呵成,詩意質樸而又粗獷,境界開闊而又壯觀。首二句寫一輪紅日噴薄欲出,赫赫炎炎,勢盛光艷。“光赫赫”,“如火發”,形如口語,把太陽初升時的壯麗景象描繪得活龍活現。后二句,詩人以紅日初升自況,以群星、殘月比喻當時的各個割據勢力,并以紅日逐退星月,普照大地,象征自己鏟平割據、統一天下的雄心壯志。這首詩雖然只有四句,但氣勢磅礴,寓意深刻,形象生動,是一篇比較成功的述志之作。所以陳巖肖贊嘆說:“混一之志,先形于言,規模宏遠矣。”
唐代·趙匡胤的簡介
趙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北宋王朝的開國皇帝,廟號宋太祖。出生于洛陽夾馬營,祖籍河北涿州。年輕時曾經在少林寺學習武術。948年,投后漢樞密使郭威幕下,屢立戰功。951年,郭威稱帝,建立后周,趙匡胤任禁軍軍官,周世宗時官至殿前都點檢。960年,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代周稱帝,建立宋朝,定都開封,在位16年。在位期間,加強中央集權,提倡文人政治,開創了中國的文治盛世,死后葬于鄭州鞏義宋陵之永昌陵。
...〔
? 趙匡胤的詩(3篇) 〕
明代:
羅洪先
淡月生清輝,隱隱當窗戶。披衣望楚陵,蒼蒼多草樹。
醴筵不復陳,銅泉竟何處。好賢虛襟期,悲歌感寐寤。
淡月生清輝,隱隱當窗戶。披衣望楚陵,蒼蒼多草樹。
醴筵不複陳,銅泉竟何處。好賢虛襟期,悲歌感寐寤。
明代:
黎民表
招搖有桂樹,結根南海湄。蒙蘢度霜霰,皎潔常不移。
以茲孤直性,貢之白玉墀。春風被蘭茝,榮耀同一時。
招搖有桂樹,結根南海湄。蒙蘢度霜霰,皎潔常不移。
以茲孤直性,貢之白玉墀。春風被蘭茝,榮耀同一時。
:
王九思
秋風昔伴逐臣回,此日逢秋意轉哀。貝錦有言?巷伯,黃金無夢到燕臺。
土階步月青藜杖,草閣看花濁酒杯。垂老光陰吾愿足,補天自有出群才。
秋風昔伴逐臣回,此日逢秋意轉哀。貝錦有言?巷伯,黃金無夢到燕臺。
土階步月青藜杖,草閣看花濁酒杯。垂老光陰吾願足,補天自有出群才。
:
弘歷
必告慈寧曉問安,延緣桂棹溯游瀾。黍芃麥秀香風里,縹緲西池直北看。
必告慈甯曉問安,延緣桂棹溯遊瀾。黍芃麥秀香風裡,縹緲西池直北看。
:
顏峻
敬恭明祀,孝道感通。合樂維和,展禮有容。六舞肅列,九變成終。
神之來思,享茲潔衷。靈之往矣,綏我家邦。
敬恭明祀,孝道感通。合樂維和,展禮有容。六舞肅列,九變成終。
神之來思,享茲潔衷。靈之往矣,綏我家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