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梅·其一
雪梅·其一。宋代。盧梅坡。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擱筆費評章。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宋代]:盧梅坡
譯文
梅花和雪花都認為各自占盡了春色,誰也不肯服輸。難壞了詩人,難寫評判文章。
說句公道話,梅花須遜讓雪花三分晶瑩潔白,雪花卻輸給梅花一段清香。
注釋
盧梅坡,宋詩人。生卒年不詳。“梅坡”不是他的名字,而是他自號為梅坡。
降(xiáng),服輸。
騷人:詩人。
閣筆:放下筆。閣,同“擱”放下。評章,評議的文章,這里指評議梅與雪的高下。
古今不少詩人往往把雪、梅并寫。雪因梅,透露出春的信息,梅因雪更顯出高尚的品格。如毛澤東《卜算子·詠梅》中就曾寫道:“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雪、梅都成了報春的使者、冬去春來的象征。但在詩人盧梅坡的筆下,二者卻為爭春發生了“磨擦”,都認為各自占盡了春色,裝點了春光,而且誰也不肯相讓。這種寫法,實在是新穎別致,出人意料,難怪詩人無法判個高低。詩的后兩句巧妙地托出二者的長處與不足:梅不如雪白,雪沒有梅香,回答了“騷人閣筆費評章”的原因,也道出了雪、梅各執一端的根據。讀完全詩,我們似乎可以看出作者寫這首詩是意在言外的:借雪梅的爭春,告誡我們人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才是正理。這首詩既有情趣,也有理趣,值得詠思。
唐代·盧梅坡的簡介
盧梅坡,宋朝末年人,具體生卒年、生平事跡不詳,存世詩作也不多,與劉過是朋友,以兩首雪梅詩留名千古。
...〔
? 盧梅坡的詩(2篇) 〕
:
添雪齋
蒼海有窟,投之者死。圣者止,善如矢。此不可居之,嫗且歸。
大道有壑,填之者殤。眾口鑠,誣賢良。此不可鄉之,嫗且往。
蒼海有窟,投之者死。聖者止,善如矢。此不可居之,嫗且歸。
大道有壑,填之者殤。衆口鑠,誣賢良。此不可鄉之,嫗且往。
明代:
唐之淳
斗草聽鶯非我事,傍花隨柳亦閒人。如今去作扁舟客,燕趙江淮過一春。
鬥草聽鶯非我事,傍花隨柳亦閒人。如今去作扁舟客,燕趙江淮過一春。
宋代:
葉夢得
戎車百兩去難攀,秣馬前驅矢石間。析木舊津吞朔易,神都新令愯完顏。
傳聲已報連三捷,觸熱那辭冒百艱。束縛會看擒頡利,灰釘何待執戎蠻。
戎車百兩去難攀,秣馬前驅矢石間。析木舊津吞朔易,神都新令愯完顔。
傳聲已報連三捷,觸熱那辭冒百艱。束縛會看擒頡利,灰釘何待執戎蠻。
宋代:
潘牥
問渠得似山間日,猶自筠籠叫不停。
我亦多言私自省,再三守口要如瓶。
問渠得似山間日,猶自筠籠叫不停。
我亦多言私自省,再三守口要如瓶。
清代:
屈大均
寡婦得丹穴,禮抗萬乘君。百尺懷清臺,煌煌巴水濱。
丈夫無貨財,為德將何因。觀時得權變,白圭誠智人。
寡婦得丹穴,禮抗萬乘君。百尺懷清臺,煌煌巴水濱。
丈夫無貨財,為德將何因。觀時得權變,白圭誠智人。
宋代:
張擴
孤山山下苔痕滑,翠竹扶疏水方折。靚妝無數招不應,曾與先生護名節。
即今湖上荊棘滿,誰見穿林度飛雪。道傍數本忽照眼,所喜風流未中絕。
孤山山下苔痕滑,翠竹扶疏水方折。靚妝無數招不應,曾與先生護名節。
即今湖上荊棘滿,誰見穿林度飛雪。道傍數本忽照眼,所喜風流未中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