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淮河四絕句·其三
初入淮河四絕句·其三。宋代。楊萬里。 兩岸舟船各背馳,波痕交涉亦難為。只余鷗鷺無拘管,北去南來自在飛。
[宋代]:楊萬里
兩岸舟船各背馳,波痕交涉亦難為。
只余鷗鷺無拘管,北去南來自在飛。
兩岸舟船各背馳,波痕交涉亦難為。
隻餘鷗鷺無拘管,北去南來自在飛。
初入淮河四絕句·其三創作背景
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來南宋賀歲,楊萬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來到原為北宋腹地,現已成為宋、金國界的淮河時,感慨萬端詩以抒懷。
因眼前景物起興,以抒發感慨。淮河兩岸舟船背馳而去,了無關涉;一過淮水,似乎成了天造地設之界。這里最幸運的要數那些在水面翱翔的鷗鷺了,只有它們才能北去南來,任意翻飛。兩者相比,感慨之情自見。“波痕交涉”之后,著以“亦難為”三字,凝聚著作者的深沉感喟。含思婉轉,頗具匠心。詩人采取了虛實相生的寫法,前兩句實寫淮河兩岸舟船背弛、波痕相接也難以做到,虛寫作者對國家南北分離的痛苦與無奈。后兩句實寫鷗鷺可以南北自由飛翔,虛寫作者對國家統一、人民自由往來的愿望。
唐代·楊萬里的簡介
楊萬里,字廷秀,號誠齋,男,漢族。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縣)人。南宋杰出詩人,與尤袤、范成大、陸游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南宋四大家”。
...〔
? 楊萬里的詩(4083篇) 〕
:
潘光祖
留臺掌后大司徒,六府修明五典敷。弘濟艱難承運泰,坐籌部伍息庚呼。
姬公未是明農日,疏傳先懷止足圖。人望九章嗟信宿,駕還三徑理荒蕪。
留臺掌後大司徒,六府修明五典敷。弘濟艱難承運泰,坐籌部伍息庚呼。
姬公未是明農日,疏傳先懷止足圖。人望九章嗟信宿,駕還三徑理荒蕪。
:
胡士瑩
春陰只欲傍高樓,樓上黃昏望欲休。蠟照半籠金翡翠,繡檀回枕玉雕鎪。
宓妃腰細才勝露,王粲春來更遠游。目斷故園人不至,花明柳暗繞天愁。
春陰隻欲傍高樓,樓上黃昏望欲休。蠟照半籠金翡翠,繡檀回枕玉雕鎪。
宓妃腰細才勝露,王粲春來更遠遊。目斷故園人不至,花明柳暗繞天愁。
清代:
周翼椿
仄仄輕寒褪袷衣。清和天氣夏來時。雨馀新綠連云暗,風過殘紅滿院飛。
焚百和,理金徽。新詞自詠送春歸。春駒不識韶華去,猶逐馀香飐粉衣。
仄仄輕寒褪袷衣。清和天氣夏來時。雨馀新綠連雲暗,風過殘紅滿院飛。
焚百和,理金徽。新詞自詠送春歸。春駒不識韶華去,猶逐馀香飐粉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