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憶故人·越山青斷西陵浦
桃源憶故人·越山青斷西陵浦。宋代。吳文英。 越山青斷西陵浦。一片密陰疏雨。潮帶舊愁生暮。曾折垂楊處。桃根桃葉當時渡。鳴咽風前柔櫓。燕子不留春住。空寄離檣語。
[宋代]:吳文英
越山青斷西陵浦。一片密陰疏雨。潮帶舊愁生暮。曾折垂楊處。
桃根桃葉當時渡。鳴咽風前柔櫓。燕子不留春住。空寄離檣語。
越山青斷西陵浦。一片密陰疏雨。潮帶舊愁生暮。曾折垂楊處。
桃根桃葉當時渡。鳴咽風前柔櫓。燕子不留春住。空寄離檣語。
《桃源憶故人》,詞牌名。《詞譜》:“一名《虞美人影》,張先詞或名《胡搗練》,陸游詞名《桃園憶故人》,趙鼎詞名《醉桃園》,韓淲詞有‘杏花風里東風峭’句,故名《杏花風》。”雙調,四十八字,上下片各四句四仄韻。
此詞系憶蘇姬。它與《齊天樂·煙波桃葉西陵路》,一為憶蘇州去妾,一為懷杭城亡妾。兩詞可互相參閱。
“越山”兩句,述越中風景。“西陵浦”,即西陵渡。此言詞人由吳至越地,眼中越山青青,陰風凄雨,隔斷了詞人遙望當年兩人分別之處——西陵浦。“潮帶”兩句,憶舊日離別。“潮”,指錢江潮。《齊天樂·煙波桃葉西陵路》中有“煙波桃葉西陵路,十年斷魂潮尾”,講的也是西陵地處錢江潮的余波。此言西陵地處錢江潮尾,暮色中江潮起,阻住了行舟的航速,由此詞人想道:當年我不也是在這兒折柳贈別,勸阻你離別嗎?但終于你還是離我而去,使我離愁之恨一直延續至今。上片寫作者觸景生情。
“桃根”兩句,借典寄愁。“桃根桃葉”句,化用王獻之《桃葉歌》典故。“桃葉”,系晉王獻之妾。王有《桃葉歌》:“桃葉復桃葉,渡江不用楫。”這里借喻與去妾分別。此處是說:這里正是當年兩人分離的渡口,所以今天舊地重游,聽到傳入耳中的船槳聲,也覺得它似在為兩人的分離而嗚咽哀傷。“燕子”兩句,借物寄愁。言詞人見燕子在即將啟程的船桅上呢喃不停,似乎牢騷滿腹地埋怨,留不住這美好的春色,也留不住帆檣的啟行。真是好景難住,人難永聚,兩地相思意,千言萬語訴說不盡。這燕子呢喃之語,似乎還在向詞人訴說去姬寄來的言語,可惜這些言語終究難解詞人的相思心結。疑姬去之后的信來訴說其苦衷,所以有此一說。下片借景抒情,寄托愁思。
唐代·吳文英的簡介
吳文英(約1200~1260),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吳氏。與賈似道友善。有《夢窗詞集》一部,存詞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與一卷本。其詞作數量豐沃,風格雅致,多酬答、傷時與憶悼之作,號“詞中李商隱”。而后世品評卻甚有爭論。
...〔
? 吳文英的詩(325篇) 〕
:
林英男
臘梅隕后一春酸,戚戚松楸宿草寒。鯉對空庭荒六秩,歌呺四壁吊孤鸞。
敲欹駑骨詩猶悔,哭白烏頭夜未殘。片霎鵑聲夕陽里,南陔無處采幽蘭。
臘梅隕後一春酸,戚戚松楸宿草寒。鯉對空庭荒六秩,歌呺四壁吊孤鸞。
敲欹駑骨詩猶悔,哭白烏頭夜未殘。片霎鵑聲夕陽裡,南陔無處采幽蘭。
:
傅子馀
赤日杲杲行方中,須臾大火燒長空。海涯七月天如沸,獨有此地神所鐘。
二子高步將誰同,四山歷歷無奇峰。乃從高處望鄉國,亦思絕頂摩神宮。
赤日杲杲行方中,須臾大火燒長空。海涯七月天如沸,獨有此地神所鐘。
二子高步將誰同,四山曆曆無奇峰。乃從高處望鄉國,亦思絕頂摩神宮。
明代:
釋函是
菊花開燦爛,溪水日潺湲。不睹黃云暗,焉知白露繁。
稻粱遲社燕,茗盌對山村。回首成衰邁,還應望石門。
菊花開燦爛,溪水日潺湲。不睹黃雲暗,焉知白露繁。
稻粱遲社燕,茗盌對山村。回首成衰邁,還應望石門。
明代:
韓上桂
浣沙溪上纻羅輕,少小吹笙學鳳鳴。近水荷花貪并蒂,依人燕雀羨雙成。
舞長自喜迎仙袂,燭滅何須絕客纓。已遣風光牽宿醉,獨無涼雨解新酲。
浣沙溪上纻羅輕,少小吹笙學鳳鳴。近水荷花貪并蒂,依人燕雀羨雙成。
舞長自喜迎仙袂,燭滅何須絕客纓。已遣風光牽宿醉,獨無涼雨解新酲。
宋代:
釋善果
冰壺雪室坐禪時,世事紛紜莫可知。仰羨一堂云水客,忘機寂默是便宜。
冰壺雪室坐禪時,世事紛紜莫可知。仰羨一堂雲水客,忘機寂默是便宜。
清代:
吳敬梓
煙綃霧縠稱絲絕,中含火齊光皎潔。鯨魚鱗甲動蚖膏,秀華掩映管弦咽。
風流太守解組歸,愛客開樽燈月煇。滅燭留髡客不去,不知門外雪霏霏。
煙綃霧縠稱絲絕,中含火齊光皎潔。鯨魚鱗甲動蚖膏,秀華掩映管弦咽。
風流太守解組歸,愛客開樽燈月煇。滅燭留髡客不去,不知門外雪霏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