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山海經十三首·其二
讀山海經十三首·其二。魏晉。陶淵明。 玉臺凌霞秀,王母怡妙顏。天地共俱生,不知幾何年。靈化無窮已,館宇非一山。高酣發新謠,寧效俗中言!
[魏晉]:陶淵明
玉臺凌霞秀,王母怡妙顏。
天地共俱生,不知幾何年。
靈化無窮已,館宇非一山。
高酣發新謠,寧效俗中言!
玉臺淩霞秀,王母怡妙顔。
天地共俱生,不知幾何年。
靈化無窮已,館宇非一山。
高酣發新謠,甯效俗中言!
譯文
玉臺靈秀出云霞,王母安適美容顏。
天地與之共俱生,不知歲月幾多年。
神靈變化無窮盡,仙館很多非一山。
高會酣飲唱新謠,哪像世俗凡語言!
注釋
玉臺:玉山上的瑤臺,即西王母的居處。凌霞:高出云霞之上。秀:靈秀,秀美。怡:安適愉快,和悅。妙顏:容顏美妙。
天地共俱生:謂王母與天地同生。幾何年:多少歲。
靈化:神靈變化。無窮已:沒有窮盡。
唐代·陶淵明的簡介
陶淵明(約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說名潛,字淵明)號五柳先生,私謚“靖節”,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詩人、文學家、辭賦家、散文家。漢族,東晉潯陽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過幾年小官,后辭官回家,從此隱居,田園生活是陶淵明詩的主要題材,相關作品有《飲酒》、《歸園田居》、《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歸去來兮辭》等。
...〔
? 陶淵明的詩(216篇) 〕
元代:
許衡
雨水添新漲,陂湖沒舊痕。人迷堤口路,船上樹頭村。
歲事知前誤,秋耕未可論。誰憐徭役外,天亦吝深恩。
雨水添新漲,陂湖沒舊痕。人迷堤口路,船上樹頭村。
歲事知前誤,秋耕未可論。誰憐徭役外,天亦吝深恩。
明代:
陸粲
分司冠動神羊影,江渚舟沖白鷺群。見說武昌風日好,楚王宮殿藹晴云。
分司冠動神羊影,江渚舟沖白鷺群。見說武昌風日好,楚王宮殿藹晴雲。
:
于石
榴花灼爍露初乾,乍試香羅怯曉寒。
自古獨醒多見忌,與君一醉笑相看。
榴花灼爍露初乾,乍試香羅怯曉寒。
自古獨醒多見忌,與君一醉笑相看。
清代:
楊玉銜
草草庖廚著意瑩。盤盎寒生。攜鋤種菜荒田,認桂枝、量記窗棱。
少年無賴事,回首分明。老覺巖阿有舊盟。鶴友猿朋。
草草庖廚著意瑩。盤盎寒生。攜鋤種菜荒田,認桂枝、量記窗棱。
少年無賴事,回首分明。老覺巖阿有舊盟。鶴友猿朋。
:
汪東
一葉落。西風惡。遠人似葉更飄泊。露零屐齒寒,徘徊闌干角。
闌干角。影動秋千索。
一葉落。西風惡。遠人似葉更飄泊。露零屐齒寒,徘徊闌幹角。
闌幹角。影動秋千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