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和薌林居士中秋)
水調歌頭(和薌林居士中秋)。宋代。張元干。 閏余有何好,一歲兩中秋。滕王高閣曾醉,月涌大江流。今夜釣龍臺上,還似當時逢閏,佳句記英游。看山兼看月,登閣復登樓。別離久,今古恨,大刀頭。老來長是清夢,宛在舊神州。遐想薌林風味,甕里自傾春色,不用貰貂裘。笑我成何事,搔首謾私憂。
[宋代]:張元干
閏余有何好,一歲兩中秋。滕王高閣曾醉,月涌大江流。今夜釣龍臺上,還似當時逢閏,佳句記英游。看山兼看月,登閣復登樓。
別離久,今古恨,大刀頭。老來長是清夢,宛在舊神州。遐想薌林風味,甕里自傾春色,不用貰貂裘。笑我成何事,搔首謾私憂。
閏餘有何好,一歲兩中秋。滕王高閣曾醉,月湧大江流。今夜釣龍臺上,還似當時逢閏,佳句記英遊。看山兼看月,登閣複登樓。
別離久,今古恨,大刀頭。老來長是清夢,宛在舊神州。遐想薌林風味,甕裡自傾春色,不用貰貂裘。笑我成何事,搔首謾私憂。
唐代·張元干的簡介
元干出身書香門第。其父名動,進士出身,官至龍圖閣直學士,能詩。張元干受其家風影響,從小聰明好學,永泰的寒光閣、水月亭是他幼年生活和讀書處。十四五歲隨父親至河北官廨(在臨漳縣)已能寫詩,常與父親及父親的客人唱和,人稱之“敏悟”。
...〔
? 張元干的詩(397篇) 〕
明代:
羅洪先
與君重識面,居然見幽情。如何二仲子,獨高千載名。
急雨春江白,深林野鸛鳴。此時憐把袂,翻畏棹歌聲。
與君重識面,居然見幽情。如何二仲子,獨高千載名。
急雨春江白,深林野鸛鳴。此時憐把袂,翻畏棹歌聲。
:
劉崧
故人東去維揚日,學士親題送別詩。一代風流嗟已矣,十年漂泊更何之。
久傳大府承簪筆,猶滯滄江理釣絲。寂寞舊游臨汝曲,秋風雕鶚起遐思。
故人東去維揚日,學士親題送別詩。一代風流嗟已矣,十年漂泊更何之。
久傳大府承簪筆,猶滯滄江理釣絲。寂寞舊遊臨汝曲,秋風雕鶚起遐思。
唐代:
韓愈
叉魚春岸闊,此興在中宵。大炬然如晝,長船縛似橋。
深窺沙可數,靜搒水無搖。刃下那能脫,波間或自跳。
中鱗憐錦碎,當目訝珠銷。迷火逃翻近,驚人去暫遙。
叉魚春岸闊,此興在中宵。大炬然如晝,長船縛似橋。
深窺沙可數,靜搒水無搖。刃下那能脫,波間或自跳。
中鱗憐錦碎,當目訝珠銷。迷火逃翻近,驚人去暫遙。
宋代:
李新
霧捲馬蹄塵自起,東風送渡咸陽水。故園花木綠成圍,猶向關中見桃李。
聞道春前雪最深,行人僵死薪如金。羲和不肯為日馭,潛入北海分幽陰。
霧捲馬蹄塵自起,東風送渡鹹陽水。故園花木綠成圍,猶向關中見桃李。
聞道春前雪最深,行人僵死薪如金。羲和不肯為日馭,潛入北海分幽陰。
清代:
鄭相如
迢遞長河路,解維日暮間。云橫城北樹,花落水西山。
出浦呼風疾,停篙放溜間。星宵何處宿,前去是江關。
迢遞長河路,解維日暮間。雲橫城北樹,花落水西山。
出浦呼風疾,停篙放溜間。星宵何處宿,前去是江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