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白花
楊白花。唐代。李治。 帝家迷樓春晝長,紫笙吹破百花香。葡萄凝碧琥珀光,燕語鶯啼空斷腸。枕帷紅淚灑瀟湘,玉鏡臺前添午妝。茜羅綬帶雙鴛鴦,蝴蝶趁雪上釵梁,千里萬里云茫茫。
[唐代]:李治
帝家迷樓春晝長,紫笙吹破百花香。葡萄凝碧琥珀光,燕語鶯啼空斷腸。
枕帷紅淚灑瀟湘,玉鏡臺前添午妝。茜羅綬帶雙鴛鴦,蝴蝶趁雪上釵梁,千里萬里云茫茫。
帝家迷樓春晝長,紫笙吹破百花香。葡萄凝碧琥珀光,燕語鶯啼空斷腸。
枕帷紅淚灑瀟湘,玉鏡臺前添午妝。茜羅綬帶雙鴛鴦,蝴蝶趁雪上釵梁,千裡萬裡雲茫茫。
唐代·李治的簡介
唐高宗李治(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字為善,中國唐朝第三位皇帝(649—683年在位),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其母為文德順圣皇后長孫氏,是嫡三子。貞觀五年(631年)封為晉王,后因唐太宗的嫡長子皇太子李承乾與嫡次子魏王李泰相繼被廢,他才于貞觀十七年(643年)被冊立為皇太子。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即位于長安太極殿,開創了有貞觀遺風的永徽之治。唐代的版圖,以高宗時為最大,東起朝鮮半島,西臨咸海(一說里海),北包貝加爾湖,南至越南橫山,維持了32年。李治在位34年,于弘道元年(683年)駕崩,年五十五歲,葬于乾陵,廟號高宗,謚號天皇大帝。
...〔
? 李治的詩(18篇) 〕
宋代:
謝翱
巖巖百尺屋,山鬼寂四壁。獨抱震馀桐,橫此風中石。
夢見一道者,手持青瓦礫。謂此有至音,世人不能識。
巖巖百尺屋,山鬼寂四壁。獨抱震馀桐,橫此風中石。
夢見一道者,手持青瓦礫。謂此有至音,世人不能識。
:
盧青山
月光入戶欲邀吾,驚吾睡眼撫吾須。我不能飲不能辭,杯盤列列小風池。
我出月色轉熾烈,云中轉出金橘潔。淡宕依回若有語,又羞語切拖云隔。
月光入戶欲邀吾,驚吾睡眼撫吾須。我不能飲不能辭,杯盤列列小風池。
我出月色轉熾烈,雲中轉出金橘潔。淡宕依回若有語,又羞語切拖雲隔。
近代:
陳匪石
夜來風雨,信天涯、一樣清明寒食。冶翠嬌紅渾見慣,夢里鄉愁如織。
冢臥狐貍,灰飛蝴蝶,到處殘鵑泣。空城潮打,東邊淮月無色。
夜來風雨,信天涯、一樣清明寒食。冶翠嬌紅渾見慣,夢裡鄉愁如織。
冢臥狐貍,灰飛蝴蝶,到處殘鵑泣。空城潮打,東邊淮月無色。
宋代:
耶律鑄
借問盧溝橋下水,甚時離了濕頭山。自從流入桑乾后,幾度窮兵戰不還。
借問盧溝橋下水,甚時離了濕頭山。自從流入桑乾後,幾度窮兵戰不還。
:
黎景義
小欄花韻午晴初,家在桃源穩卜居。
壯士不言三尺劍,男兒須讀五車書。
小欄花韻午晴初,家在桃源穩蔔居。
壯士不言三尺劍,男兒須讀五車書。
宋代:
李新
霧捲馬蹄塵自起,東風送渡咸陽水。故園花木綠成圍,猶向關中見桃李。
聞道春前雪最深,行人僵死薪如金。羲和不肯為日馭,潛入北海分幽陰。
霧捲馬蹄塵自起,東風送渡鹹陽水。故園花木綠成圍,猶向關中見桃李。
聞道春前雪最深,行人僵死薪如金。羲和不肯為日馭,潛入北海分幽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