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得千林嫩葉始藏鶯
賦得千林嫩葉始藏鶯。清代。楊士芳。 萬戶千門外,芳林列幾行。葉方滋雨嫩,鶯始帶煙藏。深處棲宜穩,高枝借不妨。縷疏晴更翠,巢暗午猶涼。玉樹新遮碧,金衣半露黃。春教舒錦幄,調欲譜銀簧。繞屋陰仍淺,遷喬愿早償。乘時來奮翼,鸞鳳并翱翔。
[清代]:楊士芳
萬戶千門外,芳林列幾行。葉方滋雨嫩,鶯始帶煙藏。
深處棲宜穩,高枝借不妨。縷疏晴更翠,巢暗午猶涼。
玉樹新遮碧,金衣半露黃。春教舒錦幄,調欲譜銀簧。
繞屋陰仍淺,遷喬愿早償。乘時來奮翼,鸞鳳并翱翔。
萬戶千門外,芳林列幾行。葉方滋雨嫩,鶯始帶煙藏。
深處棲宜穩,高枝借不妨。縷疏晴更翠,巢暗午猶涼。
玉樹新遮碧,金衣半露黃。春教舒錦幄,調欲譜銀簧。
繞屋陰仍淺,遷喬願早償。乘時來奮翼,鸞鳳并翺翔。
唐代·楊士芳的簡介
楊士芳(1826年-1903年),字蘭如,福建省臺灣府噶瑪蘭廳(今臺灣宜蘭縣宜蘭市)人,曾中清朝進士,臺灣日治時期,任宜蘭廳參事。同治元年(1862年)鄉試中舉人,同治七年(1868年)中三甲一百一十八名進士,殿試欽點浙江省即用知縣,加同知五品官銜。不久因母喪丁憂,未能赴任。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馬關條約,割讓臺灣之后,日軍欲利用楊士芳的聲望,平定各地反抗,特任命其為救民局委員,參與防備。次年(1896年,日本明治二十九年)楊士芳出任宜蘭廳參事,翌年獲佩紳章。卒于1903年(明治三十六年)一月十日,享年七十有八。
...〔
? 楊士芳的詩(4篇) 〕
唐代:
呂巖
尋常學道說黃芽,萬水千山覓轉差。有畛有園難下種,無根無腳自開花。
九三鼎內烹如酪,六一爐中結似霞。不日成丹應換骨,飛升遙指玉皇家。
尋常學道說黃芽,萬水千山覓轉差。有畛有園難下種,無根無腳自開花。
九三鼎內烹如酪,六一爐中結似霞。不日成丹應換骨,飛升遙指玉皇家。
:
弘歷
必告慈寧曉問安,延緣桂棹溯游瀾。黍芃麥秀香風里,縹緲西池直北看。
必告慈甯曉問安,延緣桂棹溯遊瀾。黍芃麥秀香風裡,縹緲西池直北看。
唐代:
皎然
洞庭孤月在,秋色望無邊。零露積衰草,寒螀鳴古田。
茫茫區中想,寂寂塵外緣。從此悟浮世,胡為傷暮年。
洞庭孤月在,秋色望無邊。零露積衰草,寒螀鳴古田。
茫茫區中想,寂寂塵外緣。從此悟浮世,胡為傷暮年。
清代:
姚燮
桃葉無家,楊花同命,一十六春如夢。漢碧紗欞煙蘚滿,抹上秋痕無縫。
當年橫燭倚簫,咽露凄聲,能教抱柳纖蟬恐。不信弱蘭風悴,韶華虛哄。
桃葉無家,楊花同命,一十六春如夢。漢碧紗欞煙蘚滿,抹上秋痕無縫。
當年橫燭倚簫,咽露凄聲,能教抱柳纖蟬恐。不信弱蘭風悴,韶華虛哄。
:
李昌祺
疊鼓雜鳴笳,天風送使槎。內臣金鏤帶,壯士鐵為檛。
去路緣青海,行營駐白沙。單于爭慕義,不用李輕車。
疊鼓雜鳴笳,天風送使槎。內臣金鏤帶,壯士鐵為檛。
去路緣青海,行營駐白沙。單于爭慕義,不用李輕車。
唐代:
郭澹
介胄鷹揚出,山林蟻聚空。忽聞飛簡報,曾是坐籌功。
迥夜昏氛滅,危亭眺望雄。茂勛推世上,馀興寄杯中。
喜色煙霞改,歡忻里巷同。幸茲尊俎末,飲至又從公。
介胄鷹揚出,山林蟻聚空。忽聞飛簡報,曾是坐籌功。
迥夜昏氛滅,危亭眺望雄。茂勳推世上,馀興寄杯中。
喜色煙霞改,歡忻裡巷同。幸茲尊俎末,飲至又從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