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陽
雒陽。清代。顧炎武。 澗水成周宅,邙山漢代京。三川通地絡,鶉火葉星精。文軌同王朔,蒐畋會卜征。東門迎九鼎,北闕望璣衡。象魏云常紫,龍池水自清。尊師延國老,聽講集諸生。金谷荒煙合,銅駝蔓草縈。曲多羌笛韻,縣有陸渾名。鶴望將焉屬,鯨吞未息爭。詎忘修禮樂,何計偃戈兵。赤伏看猶在,蒼鵝起莫驚。停驂觀雒汭,微禹動深情。
[清代]:顧炎武
澗水成周宅,邙山漢代京。三川通地絡,鶉火葉星精。
文軌同王朔,蒐畋會卜征。東門迎九鼎,北闕望璣衡。
象魏云常紫,龍池水自清。尊師延國老,聽講集諸生。
金谷荒煙合,銅駝蔓草縈。曲多羌笛韻,縣有陸渾名。
鶴望將焉屬,鯨吞未息爭。詎忘修禮樂,何計偃戈兵。
赤伏看猶在,蒼鵝起莫驚。停驂觀雒汭,微禹動深情。
澗水成周宅,邙山漢代京。三川通地絡,鶉火葉星精。
文軌同王朔,蒐畋會蔔征。東門迎九鼎,北闕望璣衡。
象魏雲常紫,龍池水自清。尊師延國老,聽講集諸生。
金谷荒煙合,銅駝蔓草縈。曲多羌笛韻,縣有陸渾名。
鶴望將焉屬,鯨吞未息爭。詎忘修禮樂,何計偃戈兵。
赤伏看猶在,蒼鵝起莫驚。停驂觀雒汭,微禹動深情。
唐代·顧炎武的簡介
顧炎武(1613.7.15-1682.2.15),漢族,明朝南直隸蘇州府昆山(今江蘇省昆山市)千燈鎮人,本名絳,乳名藩漢,別名繼坤、圭年,字忠清、寧人,亦自署蔣山傭;南都敗后,因為仰慕文天祥學生王炎午的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學者尊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經學家、史地學家和音韻學家,與黃宗羲、王夫之并稱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錄》、《天下郡國利病書》、《肇域志》、《音學五書》、《韻補正》、《古音表》、《詩本音》、《唐韻正》、《音論》、《金石文字記》、《亭林詩文集》等。
...〔
? 顧炎武的詩(280篇) 〕
元代:
方回
蟻潰金堤薄俗頹,圣門誰與嗣云來。良難托諷追風雅,只可微辭紀定哀。
有志向能穿虎石,無疑今始悟蛇杯。掀天氣燄吾嘗見,轉首空成一聚埃。
蟻潰金堤薄俗頹,聖門誰與嗣雲來。良難托諷追風雅,隻可微辭紀定哀。
有志向能穿虎石,無疑今始悟蛇杯。掀天氣燄吾嘗見,轉首空成一聚埃。
唐代:
錢起
故向箕山訪許由,林泉物外自清幽。松上掛瓢枝幾變,
石間洗耳水空流。綠苔唯見遮三徑,青史空傳謝九州。
緬想古人增嘆惜,颯然云樹滿巖秋。
故向箕山訪許由,林泉物外自清幽。松上掛瓢枝幾變,
石間洗耳水空流。綠苔唯見遮三徑,青史空傳謝九州。
緬想古人增歎惜,颯然雲樹滿巖秋。
元代:
楊載
圣主敷皇極,元臣建上臺。虛心求俊乂,削跡去奸回。
拜命超凡品,知君秉大材。淳風隨日播,公道應時開。
聖主敷皇極,元臣建上臺。虛心求俊乂,削跡去奸回。
拜命超凡品,知君秉大材。淳風隨日播,公道應時開。
元代:
善住
茅茨拋在翠微間,即栗橫肩又獨還。松樹別來巢鶴大,銅瓶歸去蟄龍閒。
西風黃葉埋寒徑,落日青猿叫亂山。后夜月明誰是伴,枕前飛瀑響潺潺。
茅茨拋在翠微間,即栗橫肩又獨還。松樹別來巢鶴大,銅瓶歸去蟄龍閒。
西風黃葉埋寒徑,落日青猿叫亂山。後夜月明誰是伴,枕前飛瀑響潺潺。
:
傅義
未聞叩齒未知禪,異代無從問大顛。欲乞靈光醫俗骨,馨香滿抱是輕煙。
未聞叩齒未知禪,異代無從問大顛。欲乞靈光醫俗骨,馨香滿抱是輕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