閏五月十日恭詣孝陵
閏五月十日恭詣孝陵。清代。顧炎武。 忌日仍逢閏,星躔近一周。空山傳御幄,茀路想行騶。寢殿神衣出,祠官玉斝收。蒸嘗憑絕塢,鼗磬托荒陬。薄海哀思結,遺臣涕淚稠。禮應求草野,心可對元幽。寥落存王事,依稀奉月游。尚馀歌頌在,長此侑春秋。
[清代]:顧炎武
忌日仍逢閏,星躔近一周。空山傳御幄,茀路想行騶。
寢殿神衣出,祠官玉斝收。蒸嘗憑絕塢,鼗磬托荒陬。
薄海哀思結,遺臣涕淚稠。禮應求草野,心可對元幽。
寥落存王事,依稀奉月游。尚馀歌頌在,長此侑春秋。
忌日仍逢閏,星躔近一周。空山傳禦幄,茀路想行騶。
寢殿神衣出,祠官玉斝收。蒸嘗憑絕塢,鼗磬托荒陬。
薄海哀思結,遺臣涕淚稠。禮應求草野,心可對元幽。
寥落存王事,依稀奉月遊。尚馀歌頌在,長此侑春秋。
唐代·顧炎武的簡介
顧炎武(1613.7.15-1682.2.15),漢族,明朝南直隸蘇州府昆山(今江蘇省昆山市)千燈鎮(zhèn)人,本名絳,乳名藩漢,別名繼坤、圭年,字忠清、寧人,亦自署蔣山傭;南都敗后,因為仰慕文天祥學生王炎午的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學者尊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經(jīng)學家、史地學家和音韻學家,與黃宗羲、王夫之并稱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錄》、《天下郡國利病書》、《肇域志》、《音學五書》、《韻補正》、《古音表》、《詩本音》、《唐韻正》、《音論》、《金石文字記》、《亭林詩文集》等。
...〔
? 顧炎武的詩(280篇) 〕
元代:
徐賁
千嶂松風百嶂云,春山行遍此尋君。林園花盡逢人少,賴有鶯聲到處聞。
千嶂松風百嶂雲(yún),春山行遍此尋君。林園花盡逢人少,賴有鶯聲到處聞。
明代:
李舜臣
愛子窺顏色,趨庭問所思。望中云共遠,階下草方滋。
曉日明金騎,春風吹綠枝。還聞臨別去,遙附萬年卮。
愛子窺顔色,趨庭問所思。望中雲(yún)共遠,階下草方滋。
曉日明金騎,春風吹綠枝。還聞臨別去,遙附萬年卮。
魏晉:
張載
小齋新創(chuàng)得新名,大筆標題字勢輕。
養(yǎng)勇所期戾孟子,動心那肯詫齊卿。
小齋新創(chuàng)得新名,大筆標題字勢輕。
養(yǎng)勇所期戾孟子,動心那肯詫齊卿。
明代:
蘇葵
山外青山云外云,綠蕪芳草杖藜痕。人間此景不易得,春風絕似桃花源。
山外青山雲(yún)外雲(yún),綠蕪芳草杖藜痕。人間此景不易得,春風絕似桃花源。
:
黃松鶴
空谷人來續(xù)舊游,一函詩墨古徽州。驚潮竹影玲瓏透,鎖石桐煙澹宕浮。
直與此情磨歲月,聊將小語記春秋。寒齋就我生顏色,十笏云山眼底收。
空谷人來續(xù)舊遊,一函詩墨古徽州。驚潮竹影玲瓏透,鎖石桐煙澹宕浮。
直與此情磨歲月,聊將小語記春秋。寒齋就我生顔色,十笏雲(yún)山眼底收。
明代:
何鞏道
忽忽春光暗里催,道心生處夜聞雷。十年舊恨都成夢,一夕新愁盡化灰。
燈影照來將老鬢,雨聲吹入未殘杯。東風莫遣林花落,記得櫻桃昨夜開。
忽忽春光暗裡催,道心生處夜聞雷。十年舊恨都成夢,一夕新愁盡化灰。
燈影照來將老鬢,雨聲吹入未殘杯。東風莫遣林花落,記得櫻桃昨夜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