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張丹石游維揚
送張丹石游維揚。明代。吳孺子。 張公別我去,去去到揚州。若見陸無從,新詩不用求。僦居秋葉黃,莫近城南樓。樓高思故鄉,終日多離憂。江北苦寒地,必須得重裘。重裘若不暖,請君上酒樓。酒樓東水關,有女似莫愁。十指玉削成,好彈古箜篌。三日醉不起,改作張丹丘。
[明代]:吳孺子
張公別我去,去去到揚州。
若見陸無從,新詩不用求。
僦居秋葉黃,莫近城南樓。
樓高思故鄉,終日多離憂。
江北苦寒地,必須得重裘。
重裘若不暖,請君上酒樓。
酒樓東水關,有女似莫愁。
十指玉削成,好彈古箜篌。
三日醉不起,改作張丹丘。
張公別我去,去去到揚州。
若見陸無從,新詩不用求。
僦居秋葉黃,莫近城南樓。
樓高思故鄉,終日多離憂。
江北苦寒地,必須得重裘。
重裘若不暖,請君上酒樓。
酒樓東水關,有女似莫愁。
十指玉削成,好彈古箜篌。
三日醉不起,改作張丹丘。
唐代·吳孺子的簡介
浙江蘭溪人,一作金華人,字少君,號破瓢道人、嫩和尚、玄鐵、元道人、赤松山道人。家本富有,中年妻死,棄其產,購法書名畫,游江湖間。好《離騷》、《老》、《莊》,長于鑒別古物。工詩,善畫雞鶩水鳥。后居僧寺,隆慶末卒。
...〔
? 吳孺子的詩(48篇) 〕
:
明馀慶
三邊烽亂驚,十萬且橫行。風卷常山陣,笳喧細柳營。
劍花寒不落,弓月曉逾明。會取淮南地,持作朔方城。
三邊烽亂驚,十萬且橫行。風卷常山陣,笳喧細柳營。
劍花寒不落,弓月曉逾明。會取淮南地,持作朔方城。
明代:
唐順之
禪宮舊枕清湖曲,與客尋幽試共登。獨樹春深初著蕊,空山行遍不逢僧。
臺荒曾與施烏食,城化徒聞駐鹿乘。惟有松房明月影,夫年長似為然燈。
禪宮舊枕清湖曲,與客尋幽試共登。獨樹春深初著蕊,空山行遍不逢僧。
臺荒曾與施烏食,城化徒聞駐鹿乘。惟有松房明月影,夫年長似為然燈。
唐代:
杜甫
竇侍御,驥之子,鳳之雛。年未三十忠義俱,骨鯁絕代無。
炯如一段清冰出萬壑,置在迎風寒露之玉壺。
蔗漿歸廚金碗凍,洗滌煩熱足以寧君軀。
竇侍禦,驥之子,鳳之雛。年未三十忠義俱,骨鯁絕代無。
炯如一段清冰出萬壑,置在迎風寒露之玉壺。
蔗漿歸廚金碗凍,洗滌煩熱足以甯君軀。
明代:
王鏊
我年三十九,白髭有一莖。當時初見之,妻子殊為驚。
今年四十二,白者日益多。朝來明鏡中,對之不復嗟。
我年三十九,白髭有一莖。當時初見之,妻子殊為驚。
今年四十二,白者日益多。朝來明鏡中,對之不複嗟。
魏晉:
張華
秦人不窺兵。趙勝南詛楚。乃與毛遂行。黃歇北適秦。
太子還入荊。美哉游俠士。何以尚四卿。我則異于是。
秦人不窺兵。趙勝南詛楚。乃與毛遂行。黃歇北適秦。
太子還入荊。美哉遊俠士。何以尚四卿。我則異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