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桑直閣江山勝概圖
題桑直閣江山勝概圖。明代。王佐。 我昔趨神京,道出匡廬峰。手持綠玉杖,遍踏金芙蓉。是時秋高天氣肅,最愛秋聲滿巖谷。萬頃湖光帶白蘋,九疊屏風掛飛瀑。結巢便欲棲云間,夔龍趨赴鹓鸞班。才名用世果何有,贏得歸來雙鬢班。至今夢想煙霞趣,擬托毫縑寫情素。君家此圖誰所摹,似我當時舊游處。遠山縹緲如游龍,好處盡在煙嵐中。晴波落日曳澄練,枯林老葉鳴秋風。屠蘇高下林間起,水色山光畫圖里。軟紅無路到柴扉,空翠常時撲書幾。中流放棹知何人,錦袍坐岸方烏巾。若非高潔魯連子,應是風流賀季真。我生垂老愿未酬,魯人詎識東家丘。圖中勝概倘易致,便從此地營菟裘。
[明代]:王佐
我昔趨神京,道出匡廬峰。手持綠玉杖,遍踏金芙蓉。
是時秋高天氣肅,最愛秋聲滿巖谷。萬頃湖光帶白蘋,九疊屏風掛飛瀑。
結巢便欲棲云間,夔龍趨赴鹓鸞班。才名用世果何有,贏得歸來雙鬢班。
至今夢想煙霞趣,擬托毫縑寫情素。君家此圖誰所摹,似我當時舊游處。
遠山縹緲如游龍,好處盡在煙嵐中。晴波落日曳澄練,枯林老葉鳴秋風。
屠蘇高下林間起,水色山光畫圖里。軟紅無路到柴扉,空翠常時撲書幾。
中流放棹知何人,錦袍坐岸方烏巾。若非高潔魯連子,應是風流賀季真。
我生垂老愿未酬,魯人詎識東家丘。圖中勝概倘易致,便從此地營菟裘。
我昔趨神京,道出匡廬峰。手持綠玉杖,遍踏金芙蓉。
是時秋高天氣肅,最愛秋聲滿巖谷。萬頃湖光帶白蘋,九疊屏風掛飛瀑。
結巢便欲棲雲間,夔龍趨赴鹓鸞班。才名用世果何有,贏得歸來雙鬢班。
至今夢想煙霞趣,擬托毫縑寫情素。君家此圖誰所摹,似我當時舊遊處。
遠山縹緲如遊龍,好處盡在煙嵐中。晴波落日曳澄練,枯林老葉鳴秋風。
屠蘇高下林間起,水色山光畫圖裡。軟紅無路到柴扉,空翠常時撲書幾。
中流放棹知何人,錦袍坐岸方烏巾。若非高潔魯連子,應是風流賀季真。
我生垂老願未酬,魯人詎識東家丘。圖中勝概倘易緻,便從此地營菟裘。
唐代·王佐的簡介
元明間廣東南海人,字彥舉。與孫蕡齊名,結詩社于南園,開抗風軒以延一時名士,時謂構辭敏捷,王不如孫;句意沉著,孫不如王。元末為何真掌書記,勸真降明。洪武六年征為給事中,以不樂樞要,乞歸。有《聽雨軒集》、《瀛洲集》。
...〔
? 王佐的詩(49篇) 〕
清代:
陳恭尹
與君違世尚,勿復嘆蹉跎。把釣徒緣木,逢山每樹荷。
秋冬元肅殺,虞夏幾謳歌。倘值吾□子,從公亦荷戈。
與君違世尚,勿複歎蹉跎。把釣徒緣木,逢山每樹荷。
秋冬元肅殺,虞夏幾謳歌。倘值吾□子,從公亦荷戈。
宋代:
俞桂
火老金柔暑告殘,乘涼正好望西山。
秋聲來處無尋覓,只作窗前竹葉間。
火老金柔暑告殘,乘涼正好望西山。
秋聲來處無尋覓,隻作窗前竹葉間。
:
黃公渚
鼓枻滄溟去。踐山盟、待證鷗鷺。趁禺收浪,海天霞曙。
瀛壖清淺如許。一徑處、檀欒青鳳舞。炎景斂、日中無暑。
鼓枻滄溟去。踐山盟、待證鷗鷺。趁禺收浪,海天霞曙。
瀛壖清淺如許。一徑處、檀欒青鳳舞。炎景斂、日中無暑。
宋代:
呂陶
掛冠歸后愛林泉,擇地為亭欲看山。清畫絕無塵坌到,白云常與性情閒。
詩書教子雍容外,琴酒娛賓笑傲間。堂構不隳門有慶,綵衣終約錦衣還。
掛冠歸後愛林泉,擇地為亭欲看山。清畫絕無塵坌到,白雲常與性情閒。
詩書教子雍容外,琴酒娛賓笑傲間。堂構不隳門有慶,綵衣終約錦衣還。
清代:
易順鼎
皓魄西生易沒,長江東去難還。多少精靈來更往,總在寒云斷葦邊。
一燈紅不然。
皓魄西生易沒,長江東去難還。多少精靈來更往,總在寒雲斷葦邊。
一燈紅不然。
明代:
程通
孝子別成均,南歸楚水濱。檐頭緗帙舊,庭下綵衣新。
去路江梅馥,來時禁柳青。都門頻送客,我亦倍思親。
孝子別成均,南歸楚水濱。檐頭緗帙舊,庭下綵衣新。
去路江梅馥,來時禁柳青。都門頻送客,我亦倍思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