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江紅(鄭園看梅)
滿江紅(鄭園看梅)。宋代。吳潛。 安晚堂前,梅開盡、都無留萼。依舊是、鐵心老子,故情堪托。長恐壽陽脂粉污,肯教摩詰丹青摸??v沉香、為榭彩為園,難安著。高節聳,清名邈。繁李俗,粗桃惡。但山礬行輩,可來參錯。六出不妨添羽翼,百花豈愿當頭角。盡暗香、疏影了平生,何其樂。
[宋代]:吳潛
安晚堂前,梅開盡、都無留萼。依舊是、鐵心老子,故情堪托。長恐壽陽脂粉污,肯教摩詰丹青摸。縱沉香、為榭彩為園,難安著。
高節聳,清名邈。繁李俗,粗桃惡。但山礬行輩,可來參錯。六出不妨添羽翼,百花豈愿當頭角。盡暗香、疏影了平生,何其樂。
安晚堂前,梅開盡、都無留萼。依舊是、鐵心老子,故情堪托。長恐壽陽脂粉污,肯教摩詰丹青摸??v沉香、為榭彩為園,難安著。
高節聳,清名邈。繁李俗,粗桃惡。但山礬行輩,可來參錯。六出不妨添羽翼,百花豈願當頭角。盡暗香、疏影了平生,何其樂。
唐代·吳潛的簡介
吳潛(1195—1262) 字毅夫,號履齋,宣州寧國(今屬安徽)人。寧宗嘉定十年(1217)舉進士第一,授承事郎,遷江東安撫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為參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樞密使,封崇國公。次年罷相,開慶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為左丞相,封慶國公,后改許國公。被賈似道等人排擠,罷相,謫建昌軍,徙潮州、循州。與姜夔、吳文英等交往,但詞風卻更近于辛棄疾。其詞多抒發濟時憂國的抱負與報國無門的悲憤。格調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齋遺集》,詞集有《履齋詩余》。
...〔
? 吳潛的詩(493篇) 〕
清代:
黎愷
孤吟竟何待,坐久衣袂涼。不覺月華墮,但聞風露香。
殘螢度高樹,宿鳥棲叢篁。吾生本淡泊,觸景興彌長。
孤吟竟何待,坐久衣袂涼。不覺月華墮,但聞風露香。
殘螢度高樹,宿鳥棲叢篁。吾生本淡泊,觸景興彌長。
明代:
黃省曾
青楊帶芳堤,歲歲成枯凋。黃枝被嚴霜,忽復攀春條。
草木有再榮,素發無還毛。相送入玄夜,白骨捐山郊。
青楊帶芳堤,歲歲成枯凋。黃枝被嚴霜,忽複攀春條。
草木有再榮,素發無還毛。相送入玄夜,白骨捐山郊。
:
羅元貞
珍重秋糧下賜難,只宜稀煮不宜乾。如今卻合養兒訣,最好三分饑與寒。
珍重秋糧下賜難,隻宜稀煮不宜乾。如今卻合養兒訣,最好三分饑與寒。
清代:
蔣詩
舟行逼除夕,悵悵欲何之。歲暮天涯客,關河此夜思。
更深人語寂,雨急漏聲遲。獨坐篷窗下,無心對酒卮。
舟行逼除夕,悵悵欲何之。歲暮天涯客,關河此夜思。
更深人語寂,雨急漏聲遲。獨坐篷窗下,無心對酒卮。
明代:
張天賦
萬丈龍門未易過,感君指引渡風波。海頭多少傍人眼,不濟于今將若何。
萬丈龍門未易過,感君指引渡風波。海頭多少傍人眼,不濟于今將若何。
宋代:
張玉娘
暮聲雜鳴葉,靈籟生郊墟。白霧脆楊柳,秋水翻芙蕖。
蟾蜍澹簾箔,機杼織寒虛。幾度思蘋藻,茫然愧鹿車。
暮聲雜鳴葉,靈籟生郊墟。白霧脆楊柳,秋水翻芙蕖。
蟾蜍澹簾箔,機杼織寒虛。幾度思蘋藻,茫然愧鹿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