縫衣淺帶 |
寬袖大帶是古代儒者的服飾,借指儒者。 |
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
困:貧乏。學習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點;教學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識貧乏。 |
望風撲影 |
比喻做事沒有把握,沒有目標。也比喻毫無根據地盲目尋求。 |
僧多粥少 |
和尚多,而供和尚喝的粥少。比喻物少人多,不夠分配。 |
匡亂反正 |
消除混亂局面,恢復正常秩序。 |
男女授受不親 |
授:給予;受:接受;親:親自接觸。封建禮教規定男女之間不能直接接觸、言談或授受物件,限制男女交往 |
自強不息 |
自覺地努力向上;永不停步。息:停止。 |
口快心直 |
有啥說啥;想啥說啥。形容人性情直爽;語言明快。 |
倒懸之危 |
倒懸:象人被倒掛著一樣。比喻處境極端困難。 |
經緯天下 |
經,緯:治理。指治理國家。 |
詐奸不及 |
猶言十分奸詐。 |
夷為平地 |
夷:拉平,鏟平。鏟平使成一塊平地。 |
魚死網破 |
不是魚死;就是網破。指拼個你死我活。 |
鴻儒碩學 |
鴻儒:大儒;碩學:有很多學問的人。泛指學識淵博、造詣很深的學者。 |
鬼鬼祟祟 |
迷信的人指鬼怪;或指鬼怪害人。形容行為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 |
拔苗助長 |
比喻違反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急于求成,反而壞事。 |
文治武功 |
政績和戰功。指治理國家和對外用兵都功績顯著。舊時多用為對帝王或重臣的贊譽之詞。 |
羊質虎皮 |
質:本性。羊雖然披上虎皮,還是見到草就喜歡,碰到豺狼就怕得發抖,它的本性沒有變。比喻外表裝作強大而實際上很膽小。 |
度德量力 |
度:衡量。衡量自己的品德;估計自己的能力。指辦事要充分考慮自己的威信和力量。 |
安身立命 |
安身:有容身之所;立命:精神上安定。指生活有著落;精神有所寄托。 |
人面狗心 |
①《晉書·苻朗載記》:“朗曰:‘吏部為誰,非人面而狗心,狗面而人心兄弟者乎?’王忱丑而才慧,國寶美貌而才劣于弟,故朗云然。”后因以“人面狗心”比喻容貌美好而才學低下的人。②猶言人面獸心。 |
不合時宜 |
時宜:當時的需要或時尚。不符合當時的形勢或社會潮流。 |
飛蛾撲火 |
蛾:像蝴蝶似的昆蟲。飛蛾撲到火上。比喻自尋死路;自取滅亡。 |
壯心不已 |
指有抱負的人到了晚年;雄心壯志仍不衰減。壯心:宏大的志向;已:停止。 |
轉彎磨角 |
見“轉彎抹角”。 |
黃鐘毀棄,瓦釜雷鳴 |
黃鐘被砸爛并被拋置一邊,而把泥制的鍋敲得很響。比喻有才德的人被棄置不用,而無才德的平庸之輩卻居于高位。 |
首尾兩端 |
兩端:拿不定主意。在兩者之間猶豫不決動搖不定。 |
平時不燒香,急來抱佛腳 |
諺語。原比喻平時不往來,遇有急難才去懇求。后多指平時沒有準備,臨時慌忙應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