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大川 |
著名的高山和大河。 |
是非口舌 |
因說話引起的誤會或糾紛。 |
金光閃閃 |
閃閃:光亮閃爍。金光閃爍耀眼 |
算無遺策 |
算:計劃;遺策:失算。形容策劃精密準確,從來沒有失算。 |
正身明法 |
端正自身,嚴明法紀。 |
暮史朝經 |
經:指儒家經典。晚上讀史書,早晨讀經書。形容勤奮好學。 |
奇才異能 |
奇:少見的;異:特別的。指特殊的才智和能力。 |
大千世界 |
佛教用語。世界的千倍為小千世界;小千世界的千倍為中千世界;中千世界的千倍為大千世界。后泛指廣大無邊紛紜復雜的世界。 |
歸馬放牛 |
把作戰用的牛馬牧放。比喻戰爭結束,不再用兵。 |
花言巧語 |
原指鋪張修飾而無實際內容的言語或文辭。后指虛假而動聽的話;也指說虛假而動聽的話。 |
語重心長 |
重:鄭重。懇切話說得誠懇;有分量;心意深長。 |
自命不凡 |
自稱自己不平常(凡:平凡;平常)。形容自高。 |
公才公望 |
才:才識;望:名望。才識名望可稱公輔的地位。 |
骨肉之親 |
骨肉:骨和肉,比喻至親;親:親愛。比喻父母、兄弟、子女之間相親相愛的關系。 |
文治武功 |
政績和戰功。指治理國家和對外用兵都功績顯著。舊時多用為對帝王或重臣的贊譽之詞。 |
面有難色 |
臉上露出為難的神色。 |
香火姻緣 |
香和燈火都用于供佛,因此佛教稱彼此意志相投為“香火因緣”。《北史·陸法和傳》:“法和是求佛之人,尚不希釋梵天王坐處,豈規王位?但于空王佛所,與主上有香火因緣,且主上應有報至,故救援耳。” |
聰明才智 |
聰明:耳聰目明。泛指人有高超的智慧和才能。 |
金口木舌 |
以木為舌的銅鈴,即木鐸,古代施行政教傳布命令時所用。指宣揚教化的人。 |
當頭棒喝 |
當頭:迎頭;喝:大聲喊叫。原是佛教用語。禪宗和尚接待初學的人用棒迎頭一擊;或大喝一聲;以考驗對方的領悟程度。現在泛指使人震動和醒悟的猛烈手段。 |
眾所瞻望 |
瞻望:仰望。大家所仰望的。形容為大家所敬仰。 |
忘乎所以 |
形容由于激動而忘了應有的態度;作出不適宜的舉動。乎:古漢語虛詞;無詞匯意義;所以:指原來應有的態度或行為。 |
主人翁 |
當家作主的人。 |
東道主 |
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 |
首尾兩端 |
兩端:拿不定主意。在兩者之間猶豫不決動搖不定。 |
母夜叉 |
比喻兇悍的婦女。 |
出神入化 |
神:神妙;化:指化境;極高超的境界。超出神妙;進入化境。形容技藝達到非常高超的境界。 |
過五關斬六將 |
比喻克服重重困難。這是《三國演義》中描寫關羽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