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 |
指人在三十歲前后有所成就。 |
是非口舌 |
因說話引起的誤會或糾紛。 |
掉舌鼓唇 |
炫耀口才,夸夸其談。 |
寧為雞口,毋為牛后 |
比喻寧居小者之首,不為大者之后。同“寧為雞口,無為牛后”。 |
不分青紅皂白 |
比喻不分是非,不問情由。 |
三人行,必有我師 |
三個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為我的老師。指應該不恥下問,虛心向別人學習。 |
旁征博引 |
旁:廣泛;征:征求;博:廣博;引:引證。廣泛地引用材料作為依據、例證。 |
倒冠落佩 |
冠:帽子;佩:佩玉。這里指官服。脫下帽子,摘去佩玉。形容辭官還鄉。 |
危急關頭 |
不可預見的緊急關頭或困境,要求立即采取行動以避免造成災難。 |
隳肝瀝膽 |
隳:毀壞;瀝:液體往下滴。比喻待人忠心耿耿,赤誠無比。 |
黃耳傳書 |
黃耳:犬名;書:書信。黃犬為主人往返傳書。后比喻傳遞家信。 |
熟能生巧 |
巧:技巧。熟練了;就能找到竅門。 |
平生不作虧心事,夜半敲門不吃驚 |
平生:有生以來;虧心:違背良心。從來沒有干過違背良心的事,即使夜半人敲門也不吃驚。形容為人處事光明正大,心地坦然。 |
龍馭上賓 |
亦作“龍御上賓”。《史記·封禪書》:“黃帝采首山銅,鑄鼎于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胡涘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后宮從上者七十馀人,龍乃上去。”后因用“龍馭上賓”為皇帝之死的諱飾語。意為乘龍升天,為天帝之賓。 |
盡誠竭節 |
誠:忠誠。節:氣節,義節。竭盡自己全部的忠誠和義節。亦作“盡節竭誠”、“盡心竭誠”、“盡忠竭力”、“盡忠竭誠”、“盡忠竭節”、“竭忠盡節”。 |
短壽促命 |
短命早死,要命。 |
生知安行 |
生來就知道天下通行的大道,從容安然地實現天下的大道。 |
充耳不聞 |
充:塞住;聞:聽。塞住耳朵不聽。形容不聽別人的意見或勸告。 |
山陰道上,應接不暇 |
山陰道:在會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風景優美。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勝看。后用下句比喻來往的人多,應接不過來。 |
冒失鬼 |
言語、舉動魯莽、輕率的人。 |
他山之石 |
別的山上的石頭。比喻能幫助自己提高見識改正缺點、錯誤的外力。 |
秀才不出門,全知天下事 |
舊時認為有知識的人即使待在家里,也能知道外面發生的事情。 |
拳頭產品 |
比喻企業特有的、別人難以勝過的看家產品 |
恩重如山 |
恩情像高山一樣厚重;形容恩義極為深重。 |
鉅學鴻生 |
學識淵博的人。 |
天緣湊合 |
天緣:自然的機緣。舊時認為男女結成夫妻是天意所配合。也指事屬巧合。 |
奇技淫巧 |
指新奇的技藝和作品。 |
經緯萬端 |
比喻頭緒極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