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鼓而攻
鳴鼓而攻 (鳴皷而攻 ) 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míng gǔ ér gōng,鳴鼓而攻是褒義詞。。。。

拼音讀音
拼音míng gǔ ér gōng
怎么讀
注音ㄇ一ㄥˊ ㄍㄨˇ ㄦˊ ㄍㄨㄥˊ
繁體鳴皷而攻
出處先秦 孔子《論語 先進(jìn)》:“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為之聚斂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例子不惜鳴鼓而攻,這倒不僅是一種曲解,簡直是一種誣蔑!郭沫若《沸羹集·新文藝的使命》
正音“而”,不能讀作“ěr”。
用法偏正式;作謂語、賓語;含褒義。
辨形“攻”,不能寫作“功”。
辨析鳴鼓而攻與“偃旗息鼓”有別:鳴鼓而攻含有公開地進(jìn)行某項工作的意思;“偃旗息鼓”則含有不聲不響地停止行動的意思。
近義詞興師問罪
英語convict and denounce in public
※ 成語鳴鼓而攻的拼音、鳴鼓而攻怎么讀由查信息-在線查詢專業(yè)必備工具成語大全提供。
在線漢字轉(zhuǎn)拼音
踏破芒鞋沒覓處,得來全不費(fèi)工夫 | 到處尋找都沒找到,卻由偶然的機(jī)會輕易得到了。 |
逆道亂常 | 指違背道德綱常。 |
回心轉(zhuǎn)意 | 回、轉(zhuǎn):掉轉(zhuǎn)、扭轉(zhuǎn);心、意:心思。重新考慮;改變原來的想法和態(tài)度。 |
齊頭并進(jìn) | 幾支隊伍并行前進(jìn)。也指幾個事情同時展開。 |
裾馬襟牛 | 像馬牛穿上人的衣服。比喻沒有頭腦和無知。亦作“襟裾馬牛”。 |
羅掘一空 | 羅:用網(wǎng)捕鳥;掘:指挖掘老鼠洞找糧食。用盡一切辦法,搜括財物殫盡。 |
玩世不恭 | 舊指因?qū)ΜF(xiàn)實不滿而采取的一種不嚴(yán)肅不認(rèn)真的生活態(tài)度。玩世:用消極、游戲的態(tài)度對待生活;不恭:不嚴(yán)肅。 |
主憂臣勞 | 憂:憂患。君主有了憂患,臣下就要為他效力。 |
投石問路 | 原指夜間潛入某處前,先投以石子,看看有無反應(yīng),借以探測情況。后用以比喻進(jìn)行試探。 |
餓虎吞羊 | 饑餓的老虎活吞一只羊羔。比喻迅猛貪婪。 |
算盡錙銖 | 算:計算;錙銖:舊制1兩=4錙,1兩=24銖,比喻極其微小的數(shù)量。極微小的數(shù)量也要算。指苛斂錢財。 |
顧影弄姿 | 顧影:看著自己的身影;弄姿:做出各種姿態(tài)。對著自己的身影,做出各種姿態(tài)。形容賣弄身形,自我欣賞。 |
語不驚人 | 語:言語,也指文句。語句平淡,沒有令人震驚的地方。 |
刀光劍影 | 刀的閃光;劍的投影。表示拿刀持劍的人將要動手;顯出殺氣騰騰的樣子。現(xiàn)用于壞人就要行兇;干壞事。也形容激烈斗爭的場面。 |
妻兒老小 | 指全家人。用在表示家族負(fù)擔(dān)。 |
三三兩兩 | 三個兩個地在一起。形容人數(shù)不多。 |
三十三天 | 佛教稱欲界第六天為三十三天,即忉利天。后形容最高的地方。 |
倒裳索領(lǐng) | 索:搜尋、尋求。把衣裳倒過來尋找領(lǐng)口。比喻辦事抓不到要點。 |
兵微將寡 | 微、寡:少。兵少將也不多。形容力量薄弱。 |
摧身碎首 | 即粉身碎骨。 |
家破人亡 | 家園被毀;親人死亡。形容家庭慘遭不幸。 |
韓信將兵,多多益善 | 將:統(tǒng)率,指揮。比喻越多越好。 |
裊裊婷婷 | 裊裊:柔美貌;婷婷:美好貌。形容女子姿態(tài)柔美。 |
春寒料峭 | 料峭:形容初春的微寒。形容早春微帶寒意;刺入肌骨。也作“料峭輕寒”、“料峭春寒”。 |
不合時宜 | 時宜:當(dāng)時的需要或時尚。不符合當(dāng)時的形勢或社會潮流。 |
狂風(fēng)暴雨 | 大風(fēng)大雨。比喻聲勢猛烈或處境險惡。 |
眾所瞻望 | 瞻望:仰望。大家所仰望的。形容為大家所敬仰。 |
老牛舐犢 | 舐:舔;犢:小牛。老牛舔著小牛。比喻做父母的憐愛兒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