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世遁上 |
超脫世俗,回避君上。 |
響答影隨 |
如應聲和答、形影相隨。比喻兩者緊密相連。 |
痛定思痛 |
悲痛的心情平靜下來以后;回想遭受痛苦的情景;讓人震撼;也讓人警醒。形容所受痛苦的沉重;含有警醒的意思。痛:悲痛;哀苦;定:平靜。 |
力小任重 |
能力小,負擔重。猶言力不勝任。 |
發綜指示 |
獵人發現野獸的蹤跡,指示獵狗跟蹤追捕。比喻在后面操縱指揮。 |
羅掘一空 |
羅:用網捕鳥;掘:指挖掘老鼠洞找糧食。用盡一切辦法,搜括財物殫盡。 |
余波未平 |
指某一事件雖然結束了,可是留下的影響還在起作用。 |
誅求無度 |
斂取、需索財賄沒有限度。 |
百戰百勝 |
打一百次仗;勝一百次。形容善于作戰;所向無敵。 |
半吊子 |
膚淺的人。形容不通情理,說話隨便,舉止不沉穩的人。 |
漚沫槿艷 |
漚:水泡;槿:木槿。晶瑩的水泡,艷麗的槿花。比喻短暫的幻象或易消失的事物。 |
花拳繡腿 |
比喻只做些表面上好看實際上并無用處的工作。 |
觸目皆是 |
觸目:目光所及;皆:都。眼睛所見到的都是。 |
抱恨黃泉 |
黃泉:人死埋葬的地下,指陰間。心懷遺憾離開人世,死有遺恨。 |
扭直作曲 |
比喻是非顛倒。 |
皮笑肉不笑 |
極其不自然地裝出一副笑臉。形容虛偽或心懷惡意的樣子。 |
香火姻緣 |
香和燈火都用于供佛,因此佛教稱彼此意志相投為“香火因緣”。《北史·陸法和傳》:“法和是求佛之人,尚不希釋梵天王坐處,豈規王位?但于空王佛所,與主上有香火因緣,且主上應有報至,故救援耳。” |
斷織勸學 |
原指東漢時樂羊子妻借切斷織機上的線,來諷喻丈夫不可中途廢學。后比喻勸勉學習。 |
時不我待 |
時間不會等待我們。指要抓緊時間。 |
受益匪淺 |
匪:通“非”。得到的好處很多。 |
奮起直追 |
奮:鳥類展翅起飛。形容在已經落后的情況下;振作起來;一股勁地趕上去。 |
一剎那 |
剎那:梵文ksana的音譯。指十分短促的時間。 |
脫口而出 |
指話語未經思索;隨口而言。脫口:不加思索地開口說。 |
福善禍淫 |
指行善的得福,作惡的受禍。 |
面授機宜 |
面:當面;授:教;傳授;機宜:適應時機的對策、辦法。當面教給應采取的機密的對策或措施。 |
馳魂宕魄 |
形容振撼心靈。 |
反戈一擊 |
反:反轉;調轉;戈:古代的一種兵器;尖頭橫刃;長柄;像矛。調轉矛頭;向自己原來的營壘進攻。比喻掉轉方向;對自己陣營的壞人壞事進行斗爭。 |
黃鐘毀棄,瓦釜雷鳴 |
黃鐘被砸爛并被拋置一邊,而把泥制的鍋敲得很響。比喻有才德的人被棄置不用,而無才德的平庸之輩卻居于高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