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躲閃閃 |
躲避閃開,以免遇到某些情況。亦形容遮遮蓋蓋,支支吾吾,不坦率,不直爽。 |
安身之處 |
指得以立足容身的地方。 |
邇安遠至 |
邇:近處。指近處的人安樂,遠處的人來歸附。形容政治清明。 |
有兩下子 |
比喻有點本領。 |
勞燕分飛 |
勞:伯勞;鳥名。伯勞和燕子分飛東西;比喻親人或朋友別離。 |
綽有余裕 |
形容態度從容,不慌不忙的樣子。后也指能力、財力足夠而有剩余。 |
骨肉離散 |
骨肉:指父母兄弟子女等親人。比喻親人分散,不能團聚。 |
雪兆豐年 |
謂冬天大雪是來年豐收的預兆。 |
直截了當 |
了當:干脆;爽快。干脆爽快;不繞彎子。 |
二八佳人 |
二八:指十六歲:佳人:美女。十五六歲的美女。 |
銷聲匿跡 |
不出聲;不露面。形容隱藏起來或不公開露面。銷:消失。 |
拂袖而去 |
拂袖:甩袖子;表示生氣。一甩袖子就走了。形容因言語不合很生氣。 |
喜新厭舊 |
厭:厭惡。喜歡新的;厭棄舊的。多指用情不專一。 |
空口無憑 |
憑:憑證。只是嘴說;沒有憑證。指不足為據。 |
歸馬放牛 |
把作戰用的牛馬牧放。比喻戰爭結束,不再用兵。 |
救經引足 |
經:自縊,上吊;引:拉;救上吊的人卻去拉他的腳。比喻做的事與愿望相違背。 |
雨散風流 |
比喻離散。 |
連珠炮 |
連續的火炮。比喻說話很快。 |
異途同歸 |
途:道路;歸:歸宿;目的。不同的道路;走向共同的歸宿。比喻采用不同的方法、途徑;得到相同的效果;達到相同的目的。 |
室邇人遙 |
見“室邇人遠”。 |
舞刀躍馬 |
揮舞刀槍,縱躍戰馬。比喻奮勇作戰。 |
香火姻緣 |
香和燈火都用于供佛,因此佛教稱彼此意志相投為“香火因緣”。《北史·陸法和傳》:“法和是求佛之人,尚不希釋梵天王坐處,豈規王位?但于空王佛所,與主上有香火因緣,且主上應有報至,故救援耳。” |
閑情逸致 |
逸:安閑;致:興致。指毫無事物所累;輕松超逸的情趣。悠閑的心情和安逸的興致。 |
舉止嫻雅 |
嫻:文雅。形容女子的姿態和風度嫻靜文雅。 |
臭名昭著 |
名:名聲;昭著:顯著;明顯。壞名聲誰都知道。 |
細水長流 |
細:微小。比喻節約使用財物;使經常不缺用。也比喻一點一滴不間斷做某件事。 |
凌云之志 |
凌云:高入云霄的志氣。形容遠大的志向。 |
當頭棒喝 |
當頭:迎頭;喝:大聲喊叫。原是佛教用語。禪宗和尚接待初學的人用棒迎頭一擊;或大喝一聲;以考驗對方的領悟程度。現在泛指使人震動和醒悟的猛烈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