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遮天 |
一只手把天遮住。形容依仗權勢;玩弄手段;蒙蔽群眾。 |
不辱使命 |
辱:辜負,玷辱。指不辜負別人的差使。 |
蠢蠢欲動 |
蠢蠢:爬蟲蠕動的樣子。形容像蟲子一樣開始動彈。比喻敵人策劃準備進攻;或壞人準備搗亂破壞。 |
浪費筆墨 |
指人作品不好或文章過于繁瑣。 |
一擁而上 |
形容周圍的人同時向一個目標猛擠過去。 |
仰屋著書 |
仰:臉向上;著:寫。形容一心放在著作上。 |
頭面人物 |
指在社會上有較大名聲或勢力的人(多含貶義)。 |
玉卮無當 |
卮:古代盛酒的器皿;當:底。玉杯沒有底。后比喻事物華麗而不合實用。 |
咄咄逼人 |
①氣勢洶洶;盛氣凌人;言語或神態中有一種威脅逼人的氣勢。咄咄:表示驚奇的聲音。②形容本領趕上或超過別人;令人驚詫。 |
溢于言表 |
超出言語以外。指某種思想感情雖未說明卻能使人體會出來。 |
過而能改 |
有了錯誤就能改正。 |
指天誓日 |
指著蒼天;對著太陽發誓。表示態度堅定或忠誠。 |
青云直上 |
青云:指青天。直線上升;向高空飛騰直上。比喻人的地位直線上升。 |
陽春白雪 |
陽春;白雪:是戰國時代楚國的藝術性較高難度較大的歌曲;后來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學藝術。 |
沖鋒陷陣 |
陷陣:攻破;深入敵陣。沖向敵人的防線;攻破敵人的陣地。形容作戰英勇。 |
斗水活鱗 |
語本《莊子·外物》:“周昨來,有中道而呼者。周顧視車轍中,有鮒魚焉。周問之曰:‘鮒魚來!子何為者邪?’對曰:‘我,東海之波臣也。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后因以“斗水活鱗”比喻得到微薄的資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 |
風聲鶴唳 |
唳:鶴鳴聲。風吹的響聲和仙鶴的叫聲。形容驚慌失措;或自相驚擾。 |
捫心自問 |
捫:按;摸;心:胸口。摸著胸口;自己問自己。指自我反思;醒悟。 |
有求必應 |
只要有人請求;就一定答應。形容容易答應人的請求;好說話。 |
苦口婆心 |
苦口:不厭其煩地反復勸說與開導;婆心:老婆婆的心腸;指好意、善意。好心好意;不厭其煩地勸說或開導。形容耐心懇切地再三規勸。 |
過門不入 |
經過家門而不回家。形容忠于職守,公而忘私。 |
凌云之志 |
凌云:高入云霄的志氣。形容遠大的志向。 |
眾口鑠金,積毀銷骨 |
鑠金:熔化金屬;積毀:積累的毀謗;銷骨:熔化骨頭。眾人的言論能夠熔化金屬,紛紛而來的毀謗足以致人于死地。比喻輿論力量的強大。 |
心服口服 |
心里和嘴上都信服。形容真心服氣或認輸。 |
偶語棄市 |
偶語:相對私語;棄市:在鬧市執行死刑。指在暴政下,二人相對私語也會遭到殺身之禍。 |
呼風喚雨 |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廣大;可以呼喚風雨。現多比喻人民群眾具有改造、支配自然的力量。有時也用以形容壞人的煽動。 |
離本趣末 |
趣:通“趨”,趨向。丟掉根本,追逐末節 |
洗耳恭聽 |
洗耳:擦洗耳朵;比喻很重視聽對方說話;恭:恭敬地。洗干凈耳朵恭恭敬敬聽別人講話。請人講話時的客氣話。指專心地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