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無私 |
一心為公;沒有私心。也指處理事情公平正確;不偏袒任何一方。 |
僧多粥少 |
和尚多,而供和尚喝的粥少。比喻物少人多,不夠分配。 |
如履薄冰 |
好像踩著薄薄的冰。比喻在危險的境地而提心吊膽。 |
首身分離 |
首:頭。頭和身體分開了。指被砍頭。 |
逢人只說三分話 |
逢:遇見。指人與人互相欺瞞,不把實際情況或心里話說出來。 |
用心良苦 |
費勁心血 |
陳言務去 |
陳舊的言辭一定要去掉。指寫作時務必要去掉陳舊的言辭。 |
目眩心花 |
眩:眼花;花:模糊不清。眼花繚亂,心神迷亂。 |
繪聲繪影 |
形容敘述或描寫生動逼真。 |
三十三天 |
佛教稱欲界第六天為三十三天,即忉利天。后形容最高的地方。 |
胡子拉碴 |
形容滿臉胡子零亂不齊的樣子。 |
便還就孤 |
就撤回到我這里.。 |
春光明媚 |
明媚:鮮艷可愛;形容春天的景物十分美好。 |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
徒:空;羨:羨慕。坐著看那些釣魚的人,空自有羨慕魚兒的心情。指空想旁觀不如實干。 |
升官發財 |
謂提升了官職,同時就能獲得更多的物質財富。 |
狼吞虎咽 |
像狼虎一樣吞咽東西。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的樣子。 |
奮起直追 |
奮:鳥類展翅起飛。形容在已經落后的情況下;振作起來;一股勁地趕上去。 |
千真萬確 |
真:真實;確:確實。形容情況非常確實。 |
圓鑿方枘 |
鑿:榫眼;枘:榫頭。方榫頭插不進圓榫眼。比喻不相投合;格格不入。 |
逢人說項 |
比喻到處為人說好話 |
福善禍淫 |
指行善的得福,作惡的受禍。 |
忘乎所以 |
形容由于激動而忘了應有的態度;作出不適宜的舉動。乎:古漢語虛詞;無詞匯意義;所以:指原來應有的態度或行為。 |
大勢所趨 |
大勢:總體局勢;趨:向、往。整個局勢發展的趨向。 |
餓殍滿道 |
殍:餓死的人。滿路都是因饑餓而死的人的尸體。形容饑荒災禍嚴重,人民大量死于饑寒的慘狀。 |
今夕何夕 |
今夜是何夜?多用作贊嘆語。謂此是良辰。 |
平時不燒香,急來抱佛腳 |
諺語。原比喻平時不往來,遇有急難才去懇求。后多指平時沒有準備,臨時慌忙應付。 |
十八層地獄 |
層:重。地獄:佛教、基督教等指死后靈魂受苦的地方。迷信認為人在生時為非作惡,死后進入十八層地獄,不得翻身。比喻悲慘的報應。 |
飽學之士 |
飽學:學識淵博。指學識淵博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