曇花一現 |
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出現了一下;很快就消失。曇花:一種花期極短的花;多在夜間開放;花美又香。 |
二百五 |
指傻頭傻腦,不很懂事而又倔強莽撞的人。 |
剛正不阿 |
剛:剛直;直:正直;不阿:不逢迎。剛直方正而不逢迎附合。 |
所作所為 |
指做的一切事情或全部行為。多指一些不好的行為。 |
兄弟鬩于墻,外御其侮 |
鬩:爭吵;墻:門屏。兄弟們雖然在家里爭吵,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內部雖有分歧,但能團結起來對付外來的侵略。 |
滿山遍野 |
布滿山嶺田野。形容數量多或范圍廣。 |
烏合之眾 |
合:聚合;眾;許多人。比喻臨時雜湊的、毫無組織紀律的一群人。 |
孜孜以求 |
不知疲倦地探求(孜孜:勤勉的樣子)。 |
半路出家 |
半路:路途走到一半;指成年以后;出家:離家去當和尚、尼姑。不是從小而是年歲大點才去當和尚、尼姑或道士的。泛指半路上才學著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 |
識字知書 |
謂有文化知識。 |
海水不可斗量 |
斗:量器。指海水的多少不可能以斗所能計量的。常與“人不可貌相”連用;比喻不能憑人的相貌或現狀來測量他的品格、才能或未來。 |
穢德垢行 |
指自污濁其德行以避禍患。 |
著手成春 |
著手:動手接觸。指詩歌格調自然清新。后比喻醫術高明。 |
分工合作 |
眾人各司其責,共同從事工作。 |
遺世絕俗 |
遺世:遺棄世間之事。脫離社會獨立生活,不跟任何人往來。 |
龍馭上賓 |
亦作“龍御上賓”。《史記·封禪書》:“黃帝采首山銅,鑄鼎于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胡涘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后宮從上者七十馀人,龍乃上去。”后因用“龍馭上賓”為皇帝之死的諱飾語。意為乘龍升天,為天帝之賓。 |
有求必應 |
只要有人請求;就一定答應。形容容易答應人的請求;好說話。 |
生知安行 |
生來就知道天下通行的大道,從容安然地實現天下的大道。 |
千家萬戶 |
眾多人家。 |
取之不盡 |
拿不盡。形容極其豐富。 |
時運亨通 |
指時運好,諸事順利。 |
前赴后繼 |
赴:奔赴。前面的沖上去了;后面的緊跟上來。形容不斷投入戰斗;奮勇沖殺向前。 |
精兵強將 |
精良的士兵,勇猛的將領。形容戰斗力很強的將士。 |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
比喻按照實際情況變化而做出相應的變化。 |
為萬安計 |
為絕對安全著想。 |
腦瓜不靈 |
指人不聰明,思想轉不過彎來。 |
古為今用 |
指批判地繼承一切優秀的文化遺產;使它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 |
行不副言 |
謂言行不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