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虎出匣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放虎出籠。比喻放走強有力的敵人,貽患無窮。同“縱虎出柙”。
出處明 唐順之《咨總督都御史胡牌》:“若乘月黑潮滿之夜,駕船沖出港門,及扛船隨處下海……是縱虎出匣,禍豈勝言。”
基礎信息
拼音zòng hǔ chū xiá
注音ㄗㄨㄥˋ ㄏㄨˇ ㄔㄨ ㄒ一ㄚˊ
繁體縱虎出匣
感情縱虎出匣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賓語;用于處事。
近義詞縱虎出柙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鳴鑼開道(意思解釋)
- 小人得志(意思解釋)
- 師心自是(意思解釋)
- 力小任重(意思解釋)
- 溝滿壕平(意思解釋)
- 言而無信(意思解釋)
- 鬼瞰其室(意思解釋)
- 知其不可而為之(意思解釋)
- 花拳繡腿(意思解釋)
- 驚鴻艷影(意思解釋)
- 偃旗息鼓(意思解釋)
- 氣象萬千(意思解釋)
- 雨散風流(意思解釋)
- 經緯天地(意思解釋)
- 風和日麗(意思解釋)
- 鬼頭鬼腦(意思解釋)
- 奇貨可居(意思解釋)
- 分門別類(意思解釋)
- 面有難色(意思解釋)
- 黑天半夜(意思解釋)
- 如癡如醉(意思解釋)
- 法不阿貴(意思解釋)
- 雷大雨小(意思解釋)
- 坐以待斃(意思解釋)
- 離本趣末(意思解釋)
- 駕輕就熟(意思解釋)
- 前赴后繼(意思解釋)
- 戰不旋踵(意思解釋)
※ 縱虎出匣的意思解釋、縱虎出匣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旁若無人 | 旁:旁邊;若;好像。身邊好像沒有人。形容自視高大;態度傲慢。也形容態度自然、鎮靜自如的樣子。 |
五花大綁 | 先用繩索套住脖子,又繞到背后反剪兩臂的綁人方式。 |
故家喬木 | ①謂世家的人才、器物必定出眾。②喻指鄉賢。 |
死要面子 | 指特別愛惜自己的顏面。 |
患難與共 | 患難:危險艱苦的環境;與共:在一起。指在不利處境中共同承擔災難和困苦。 |
骨肉離散 | 骨肉:指父母兄弟子女等親人。比喻親人分散,不能團聚。 |
正身明法 | 端正自身,嚴明法紀。 |
斗唇合舌 | 猶言耍嘴皮子,賣弄口才。 |
故步不離 | 故步:舊的步法。比喻因循守舊,安于現狀,不求上進。 |
兢兢戰戰 | 兢兢:小心謹慎的樣子;戰戰:畏懼的樣子。形容害怕而小心謹慎的樣子。 |
性急口快 | 性子急,有話就說。 |
風俗人情 | 指一地相沿而成的風尚、禮節、習慣等。 |
黑不溜秋 | 形容黑得很難看。 |
難上加難 | 難:不容易。形容極端的難度。 |
嘰嘰喳喳 | 語音雜亂。 |
峨峨洋洋 | 本用以形容音樂高亢奔放。后亦用以形容歡樂之態。語本《列子·湯問》:“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結纓伏劍 | 結纓:系上帽帶;伏劍:拔劍自刎。比喻為維護正義而獻身。 |
龍馭上賓 | 亦作“龍御上賓”。《史記·封禪書》:“黃帝采首山銅,鑄鼎于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胡涘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后宮從上者七十馀人,龍乃上去。”后因用“龍馭上賓”為皇帝之死的諱飾語。意為乘龍升天,為天帝之賓。 |
唇槍舌劍 | 嘴唇像槍;舌頭像劍。形容能言善辯;言詞犀利;針鋒相對。也作“舌劍唇槍。” |
知往鑒今 | 鑒:借鑒。了解過去作為今天的借鑒。 |
散言碎語 | 猶言閑言碎語。 |
金口木舌 | 以木為舌的銅鈴,即木鐸,古代施行政教傳布命令時所用。指宣揚教化的人。 |
輕重緩急 | 緩:慢;不急。指各種事情中有主要和次要的;有急于要辦的和可以慢一點辦的。 |
會少離多 | 相會少,別離多。感慨人生聚散無常或別離之苦。 |
不在話下 | 原多用于舊小說中;表示故事暫告一段落;轉入別的情節。現多指事物輕微;不值得說或事情當然是這樣;用不著說。 |
呼風喚雨 |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廣大;可以呼喚風雨。現多比喻人民群眾具有改造、支配自然的力量。有時也用以形容壞人的煽動。 |
福善禍淫 | 指行善的得福,作惡的受禍。 |
單刀直入 | 單刀:短柄長刀;直:徑直;入:刺入。用短柄長刀直接刺入。原意是認準目標;勇猛向前。后比喻說話、辦事直截了當;不繞彎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