韜光滅跡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謂隱藏自己行跡,不使外人得知。
出處唐·無名氏《靈應傳》:“妾之先宗,羞共戴天。慮其后患,乃率其族,韜光滅跡,易姓變名,避仇于新平真寧縣安村。”
基礎信息
拼音tāo guāng miè jì
注音ㄊㄠ ㄍㄨㄤ ㄇ一ㄝˋ ㄐ一ˋ
繁體韜光滅跡
感情韜光滅跡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于處事。
近義詞韜光斂跡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胸無大志(意思解釋)
- 疚心疾首(意思解釋)
- 星霜屢移(意思解釋)
- 敬業樂群(意思解釋)
- 引鬼上門(意思解釋)
- 著手回春(意思解釋)
- 暴發戶(意思解釋)
- 烏合之眾(意思解釋)
- 夜深人靜(意思解釋)
- 棟梁之材(意思解釋)
- 遺形藏志(意思解釋)
- 簡明扼要(意思解釋)
- 廣闊天地(意思解釋)
- 仁義道德(意思解釋)
- 云天霧地(意思解釋)
- 萬無一失(意思解釋)
- 取而代之(意思解釋)
- 反老還童(意思解釋)
- 大失所望(意思解釋)
- 安步當車(意思解釋)
- 角巾素服(意思解釋)
- 心急如焚(意思解釋)
- 折臂三公(意思解釋)
- 室徒四壁(意思解釋)
- 粗服亂頭(意思解釋)
- 進讒害賢(意思解釋)
- 三十三天(意思解釋)
- 黑天半夜(意思解釋)
※ 韜光滅跡的意思解釋、韜光滅跡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提供。
成語接龍(順接)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金戈鐵馬 | 金戈:金屬制的戈;鐵馬:披有鐵甲的馬。揮動金戈;騎著鐵馬。比喻戰爭及戎馬生涯。也形容軍隊或將士的威武雄姿。 |
日月合壁 | 日月同時上升,出現于陰歷的朔日。古人以為是國家的瑞兆。 |
勞燕分飛 | 勞:伯勞;鳥名。伯勞和燕子分飛東西;比喻親人或朋友別離。 |
敵眾我寡 | 敵方人數多;我方人數少。多形容雙方對峙;眾寡懸殊。 |
日日夜夜 | 每天每夜。形容延續的時間長。 |
長江后浪推前浪 | 比喻事物的不斷前進。多指新人新事代替舊人舊事。 |
患難與共 | 患難:危險艱苦的環境;與共:在一起。指在不利處境中共同承擔災難和困苦。 |
草菅人命 | 菅:一種多年生的茅草;泛指野草、雜草。把人的性命看得像野草一樣輕賤;隨意加以摧殘。指反動統治者濫施淫威;任意殘害人命。也作“草菅民命。” |
夜深人靜 | 深夜沒有人聲;非常寂靜。 |
杜絕言路 | 杜絕:斷絕,阻塞;言路:進言之路。堵塞和斷絕一切進言之路,指不納諫言。 |
遺形藏志 | 超脫形骸,舍棄心性,進入忘我的精神境界。 |
毀于一旦 | 一旦:一天。指得來不易的東西;一下子就毀掉了。多指長期勞動的成果或來之不易的東西一下子被毀滅掉。 |
通都大邑 | 都:都市;邑:城。四通八達的大都會、大城市。 |
大千世界 | 佛教用語。世界的千倍為小千世界;小千世界的千倍為中千世界;中千世界的千倍為大千世界。后泛指廣大無邊紛紜復雜的世界。 |
忠臣不事二君,貞女不更二夫 | 事:侍奉,服侍。忠義之臣,不奉事兩個朝代的君主;貞節的婦女,不再嫁第二個丈夫。指忠誠不二。 |
離弦走板 | 比喻言行偏離公認的準則。 |
酒后茶余 | 指隨意消遣的空閑時間。 |
囚首垢面 | 象監獄里的犯人,好久沒有理發和洗臉。形容不注意清潔、修飾。 |
將伯之呼 | 指求人幫助。 |
黃耳傳書 | 黃耳:犬名;書:書信。黃犬為主人往返傳書。后比喻傳遞家信。 |
羽旄之美 | 裝飾著羽毛的旗子飄動的狀觀景象。 |
各行各業 | 泛指所有的人所從事的各種行業。 |
大腹便便 | 便便:肥胖的樣子。肚子又大又肥。形容人長得非常肥胖。多指腹內空虛而言。現也多用形容不勞而獲的人。 |
舞刀躍馬 | 揮舞刀槍,縱躍戰馬。比喻奮勇作戰。 |
馬牛其風 | 謂馬、牛奔逸。《書·費誓》:“馬牛其風,臣妾逋逃,勿敢越逐。”孔穎達疏:“僖四年《左傳》云:‘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賈逵云:‘風,放也,牝牡相誘謂之風。’然則馬牛風佚,因牝牡相逐,而逐至放佚遠去也。”后用以表示互不相干。 |
白首之心 | 老年時的壯志。 |
聰明反被聰明誤 | 自以為聰明反而被聰明耽誤或妨害了。 |
捫心自問 | 捫:按;摸;心:胸口。摸著胸口;自己問自己。指自我反思;醒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