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賢使能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舉:推薦,選拔。舉薦賢者,任用能人。
出處《禮記·大傳》:“三曰舉賢,四曰使能。”
例子舉賢任能,使各盡力以保江東,我不如卿。(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二十九回)
基礎信息
拼音jǔ xián shǐ néng
注音ㄐㄨˇ ㄒ一ㄢˊ ㄕˇ ㄋㄥˊ
繁體舉賢使能
感情舉賢使能是褒義詞。
用法作謂語、賓語;指選拔人才。
近義詞舉賢任能
反義詞任人唯親
英語promote able men(appoint the good men and able men to office)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寸進尺退(意思解釋)
- 聞聲相思(意思解釋)
- 經文緯武(意思解釋)
- 滿滿當當(意思解釋)
- 簞瓢屢空(意思解釋)
- 富貴驕人(意思解釋)
- 夜深人靜(意思解釋)
- 拭目以待(意思解釋)
- 漏洞百出(意思解釋)
- 慷慨悲歌(意思解釋)
- 角巾素服(意思解釋)
- 聊以自慰(意思解釋)
- 公才公望(意思解釋)
- 指手劃腳(意思解釋)
- 急功近利(意思解釋)
- 新官上任三把火(意思解釋)
- 龍爭虎斗(意思解釋)
- 經史百子(意思解釋)
- 分門別類(意思解釋)
- 時不我待(意思解釋)
- 天下第一(意思解釋)
- 立竿見影(意思解釋)
- 知往鑒今(意思解釋)
- 人面狗心(意思解釋)
- 臭名昭著(意思解釋)
- 氣味相投(意思解釋)
- 不合時宜(意思解釋)
- 過門不入(意思解釋)
※ 舉賢使能的意思解釋、舉賢使能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在線查詢專業必備工具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不登大雅之堂 | 形容某些不被人看重的、“粗俗”的事物(多指文藝作品)。 |
老實巴交 | 形容人規規矩矩,謹慎膽小的樣子。 |
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 | 價值千金的皮衣,決非一只狐貍的腋皮所能做成。比喻積小才能成大,集合大家的力量才能做成事情。 |
幫倒忙 | 指主觀上想幫忙,實際上卻起了反作用。 |
黃臺之瓜 | 黃臺:指《黃臺瓜辭》,為唐李賢所作,希望以此感悟高宗及武則天不能再廢太子。比喻不堪再摘。 |
命中注定 | 命:命運;人一生的遭遇;注定:預先決定。舊時迷信說法;指命運早已決定了。 |
遁世離俗 | 謂隱居而屏絕世俗往來。 |
斗唇合舌 | 猶言耍嘴皮子,賣弄口才。 |
秣馬厲兵 | 磨好兵器,喂好馬。形容準備戰斗。 |
主憂臣勞 | 憂:憂患。君主有了憂患,臣下就要為他效力。 |
群龍無首 | 首:頭;引申為領袖。一群龍沒有領頭的。比喻沒有領頭的;無從統一行動。 |
沒里沒外 | 里外不分,指說話做事不分場合。 |
囊螢照雪 | 囊螢:把螢火蟲放在袋子中。形容家境貧寒,勤苦讀書。 |
東扶西倒 | 從這邊扶起,卻又倒向那邊。比喻顧此失彼。也形容壞習氣太多,糾正了這一點,那一點又冒頭了。 |
倒冠落佩 | 冠:帽子;佩:佩玉。這里指官服。脫下帽子,摘去佩玉。形容辭官還鄉。 |
穩操勝券 | 穩:穩當地;操:拿著;掌握。穩穩地拿著勝利的憑證。比喻有勝利的把握。 |
顧影弄姿 | 顧影:看著自己的身影;弄姿:做出各種姿態。對著自己的身影,做出各種姿態。形容賣弄身形,自我欣賞。 |
供不應求 | 供應不能滿足實際需要。供:供應。 |
進銳退速 | 銳:迅速。急于求進者往往后退也快。 |
光前裕后 | 光前:光興前業;裕后:恩澤流傳及子孫。指增光前代;造福后人。形容功績顯著。 |
飽食暖衣 | 吃的飽;穿的暖;生活富足;無憂無慮。 |
善游者溺 | 會游泳的人,往往淹死。比喻人自以為有某種本領,因此而惹禍。 |
量能授官 | 根據人的能力大小而授予適當官職。 |
匡謬正俗 | 糾正錯誤,矯正陋習。 |
無關緊要 | 緊要:急切的,重要的。不重要,不會影響大局。 |
奇貨可居 | 奇貨:珍奇的貨物;居:囤積。囤積珍奇的貨物;以備高價售出。比喻憑借技藝或某種事物以獲取功名財利及其它好處。 |
平心而論 | 論:說。指采取冷靜客觀的態度作公允的評論;不摻雜任何感情因素。 |
惡醉強酒 | 強:硬要。怕醉卻又猛喝酒。比喻明知故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