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隆曬書的成語故事

拼音hǎo lóng shài shū
基本解釋指人腹中裝書,很有學問。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郝隆七月七日日中仰臥,人問其故,答曰:‘我曬書。’”
郝隆曬書的典故
西晉時期,大司馬桓溫手下的參軍郝隆飽學多才,沒有得到重用。他辭去參軍的職務回故鄉隱居。每年的七月七日當地有曬衣服的風俗,家貧的郝隆解開衣扣袒胸露腹曬太陽,人們問他何故?他傲然地回答道自己在曬書。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郝隆曬書)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縫衣淺帶 | 先秦 莊周《莊子 盜跖》:“今子修文武之道,掌天下之辯,以教后世,縫衣淺帶,矯言偽行,以迷惑天下之主。” |
書通二酉 | 語出《太平御覽》卷四九引南朝·宋·盛弘之《荊州記》:“小酉山上石穴中有書千卷,相傳秦人于此而學,因留之。” |
床上安床 | 南朝 陳 姚最《續畫品 毛棱》:“善于布置,略不煩草。若比方諸父,則床上安床。” |
一擁而上 | 錢鐘書《圍城》:“每人手提只小箱子,在人堆里等車,時時刻刻鼓勵自己,不要畏縮,第一輛新車來了,大家一擁而上。” |
玉卮無當 | 先秦 韓非《韓非子 外儲說右上》:“今有白玉之卮而無當,有瓦卮而有當,君渴將何以飲?” |
遁入空門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回:“看破的,遁入空門,我聽見,并不驚異。” |
土木形骸 | 《晉書 嵇康傳》:“身長七尺八寸,美詞氣,有風儀,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飾。” |
多情善感 | 唐·陸龜蒙《自遣詩三十首》:“多情善感自難忘,只有風流共古長。” |
角巾素服 | |
行不顧言 | 戰國·鄒·孟軻《孟子·盡心下》:“言不顧行,行不顧言,則曰:古之人,古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