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嚼雞肋的成語故事

拼音rú jiáo jī lèi
基本解釋雞肋:雞的肋骨。比喻對事情的興趣不大或少有實惠。
出處晉·司馬彪《九州春秋》:“夫雞肋,棄之可惜,食之無所得,以比漢中,知王欲還也。”
如嚼雞肋的典故
公元217年,夏侯淵被劉備殺死,漢中失守。曹操率大軍前去漢中,雙方對峙幾個月,曹軍處境越來越不妙。一天晚上曹操吃飯發現湯中有雞肋,隨口說出“雞肋”兩字,被楊修誤以為是退兵的意思。第二天曹操果然下令回師。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如嚼雞肋)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舉棋若定 | 朱德《十月戰景》詩:“戰事從來似弈棋,舉棋若定自無悲。” |
婦人醇酒 | 語出《史記·魏公子列傳》:“秦數使反閒……公子(無忌)自知再以毀廢,乃謝病不朝,與賓客為長夜飲,飲醇酒,多近婦女,日夜為樂者四歲,竟病酒卒。” |
長命富貴 | 《舊唐書 姚崇傳》:“經云:‘求長命得長命,求富貴得富貴。’” |
四書五經 | 漢 班固《白虎通 五經》:“五經何謂?謂《易》、《尚書》、《詩》、《禮》、《春秋》也。宋 朱熹著有《四書集注》。 |
戶限為穿 | 唐 李綽《尚書故實》:“(智永禪師)積年學書,禿筆頭十甕,每甕皆數石。人來覓書,并請題頭者如市,所居戶限為之穿穴。” |
自強不息 | 《周易 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三十七回:“宋江聽罷,扯定兩個公人說道:“卻是苦也!正是‘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
姹紫嫣紅 | 明 湯顯祖《牡丹亭 驚夢》:“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 |
萬馬奔騰 | 宋 劉一止《水村一首示友人》:“秋光有盡意無盡,萬馬奔騰山作陣。” |
漫不經心 | 明 朱國楨《涌幢小品 存問》:“近見使者至城外,僅主家周旋,有司漫不經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