斬頭去尾的成語故事

拼音zhǎn tóu qù wěi
基本解釋斬掉頭部,除去尾部。指將整體分割。也指剩下中間部分。
出處葉劍英《偉大的戰略決戰》:“由于我軍執行了上述方針,華北敵人即被我軍斬頭去尾,一截一截地被各個殲滅。”
暫未找到成語斬頭去尾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斬頭去尾)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改俗遷風 | 《梁書·何胤傳》:“兼以世道澆暮,爭詐繁起,改俗遷風,良有未易。” |
音信杳無 | 明·吾邱瑞《運甓記·剪發延賓》:“盼前程音信杳無。” |
價值連城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廉頗藺相如列傳》:“趙惠文王時,得楚和氏璧。秦昭王聞之,使人遺趙王書,愿以十五城請易璧。” |
死要面子 | 張潔《沉重的翅膀》:“你知道爸爸死要面子,絕不會把這些事往外講。” |
發綜指示 | 《史記·蕭相國世家》:“夫獵,追殺獸兔者狗也,而發蹤指示獸處者人也。” |
嚴刑峻法 | 東漢 班固《漢書 丙吉傳》:“后遭條獄之詔,吉捍拒大難,不避嚴刑峻法。” |
信及豚魚 | 《周易 中孚》:“豚魚吉。信及豚魚也。” |
說一不二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40回:“褚一官平日在他泰山眼前還有個東閃西挪,到了在他娘子跟前卻是從來說一不二。” |
寧為雞口,不為牛后 | 《戰國策·韓策一》:“臣聞鄙語曰:‘寧為雞口,無為牛后。’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何以異于牛后乎?” |
兵荒馬亂 | 明 李唐賓《梧桐葉》第四折:“不然,那兵荒馬亂,定然遭驅被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