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華秋實的成語故事

拼音chūn huá qiū shí
基本解釋華:古同“花”。春天盛開的花;秋天結的果。比喻文采和德行。有時也比喻學問和品德修養之間的關系。
出處晉 陳壽《三國志 魏志 邢颙傳》:“(君侯)采庶子之春華,忘家丞之秋實。”
暫未找到成語春華秋實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春華秋實)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革風易俗 | |
恨鐵不成鋼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96回:“只為寶玉不上進,所以時常恨他,也不過是‘恨鐵不成鋼’的意思。” |
萬眾一心 | 清 金安清《洋務宜遵祖訓,安內攘外,自有成效說》:“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上下聯絡,萬眾一心。” |
炒魷魚 | 張賢亮《出賣“荒涼”》:“絕對聽從我指示,做不到這點,立即‘炒魷魚’!” |
空空蕩蕩 | 浩然《艷陽天》第121章:“屋子里空空蕩蕩,冷冷清清。” |
首身分離 | 《戰國策·秦策四》:“刳腹折頤,首身分離。” |
疑鄰盜斧 | 戰國·鄭·列御寇《列子·說符》:“人有亡斧者,意其鄰之子。視其行步,竊斧也;顏色,竊斧也;言語,竊斧也;動作態度,無為而不竊斧也。” |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 《樂府詩集·長歌行》:“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
取而代之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項羽本紀》:“秦始皇帝游會稽,渡浙江,梁與籍俱觀。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
庖丁解牛 | 先秦 莊周《莊子 養生主》:“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