敗軍之將的成語故事

拼音bài jūn zhī jiàng
基本解釋打了敗仗的將領?,F多用于諷刺失敗的人。
出處西漢 司馬遷《史記 淮陰侯列傳》:“臣聞敗軍之將,不可以言勇;亡國之大夫,不可以圖存?!?/p>
楚漢相爭時期,漢將韓信率軍進攻趙王歇。趙王不聽參謀李左車的計策,讓韓信用背水列陣的戰術大敗趙軍,并俘虜了李左車。韓信對他特別優待,向他討教攻燕伐齊的策略。李左車說自己是敗軍之將不言勇。韓信更加謙虛終于得到他的輔助。
敗軍之將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敗軍之將)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倒果為因 | 民意《告非難民生主義者》:“曾不問資本所以群趨于都會之故,是所謂倒果為因者耳。” |
聾者之歌 | 《淮南子 原道》:“夫內不開于中,而強學問者,不入于耳而不著于心,此何以異于聾者之歌也,效人為之而無以自樂也,聲出于口則越而散矣?!?/td> |
裾馬襟牛 | 唐韓愈《符讀書城南》詩:“人不通古今,馬牛而襟裾?!?/td> |
難以置信 | 馬克·吐溫《競選州長》:“當真把我的名字牽連到這個不名譽的嫌疑上面,一時實在令人難以置信?!?/td> |
打腫臉充胖子 | 李英儒《野火春風斗古城》第十章:“打腫臉充胖子,你還知道羞恥不?” |
夜深人靜 |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深夜人靜,為何叩門?” |
斗唇合舌 | 南唐·劉崇遠《金華子雜編》卷上:“韓三十五老大漢向同年覓得一副使,而更學斗唇合舌?!?/td> |
安安靜靜 | 清 吳璿《飛龍全傳》第45回:“只見匡胤睡在床上,安安靜靜,那頂門內透出一條赤色真龍。” |
鴻鵠將至 | 先秦 孟軻《孟子 告子上》:“使奕秋誨二人奕,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奕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td> |
一干二凈 | 清 李汝珍《鏡花緣》:“他是‘一毛不拔’,我們是‘無毛不拔’,把他拔的一干二凈,看他如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