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群之馬的成語故事

拼音hài qún zhī mǎ
基本解釋危害馬群的壞馬。比喻危害集體的人。
出處宋 劉安世《盡言集 應詔言集》:“恣其毀譽;如害群之馬,豈宜輕議哉!”
害群之馬的典故
黃帝是中華民族的祖先。一次,黃帝要去具茨山,卻在襄城迷了路。這時,他遇到了一位放馬的男孩,便問他:“你知道具茨山在什么地方嗎?”男孩回答說:“知道。”黃帝又問:“你知道大院的住處嗎?”男孩也回答說知道。黃帝聽后心里很高興,說:“小孩,你真了不起,既知道具茨山,又知道大院住的地方。那我再問你,你知道如何治理天下嗎?”男孩回答說:“治理天下也沒有什么大不了的。前幾年,我在外游歷,當時還生著病,有位長輩對我說:‘你在外游歷的時候,要注意日出而游,日入而息!’我現在身體好多了,打算去更多的地方。所謂治理天下,也不過如此罷了。”黃帝覺得男孩很聰明,便再次要男孩回答究竟如何治理天下。男孩只得說:“治理天下的人,其實與放馬的人沒什么兩樣,只不過要將危害馬群的壞馬驅逐出去而已!”黃帝很滿意男孩的回答,稱他為“天師”,并恭恭敬敬地對他拜了幾拜,然后才離開。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害群之馬)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狐群狗黨 | 元 尚仲賢《氣英布》第四折:“咱若不是扶劉鋤項,逐著那狐群狗黨,兀良怎顯得咱這黥面當王!” |
老馬識途 | 先秦 韓非《韓非子 說林上》:“管仲、隰朋從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馬而隨之。遂得道。” |
五花大綁 | 李季《王貴與李香香》第二部二:“順著捆來橫著綁,五花大綁吊在二梁上。” |
故家喬木 | 《儒林外史》第四回:“余大先生道:‘自古說:“故家喬木。”果然不差。就如尊府這燈,我縣里沒不第二副。’” |
暈頭轉向 | 周而復《上海的早晨》第三部:“巧珠奶奶聽得暈頭轉向。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兒子居然變了,而且變得這么快!” |
無法無天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珍大奶奶是個老實頭,個個人都叫他養得無法無天的。” |
拭目以待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朝廷舊臣,山林隱士,無不拭目以待。” |
兵無常勢 | 先秦 孫武《孫子 虛實》:“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敵而制勝。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 |
流離顛沛 | 宋 洪邁《容齋續筆 杜老不忘君》:“前輩謂杜少陵當流離顛沛之際,一飯未嘗忘君。” |
歸十歸一 | 白誠仁、何紀光《小紅軍》:“你看他,又背紅纓槍又拿手榴彈,收拾得歸十歸一,真像個久經鍛煉的紅軍戰士了。” |